成都電動自行車突查!家里有人拿出2米“飛線”,只是為了給“老人音樂”充電。
五月二十九日晚,第二次電動自行車突查行動在成都全市啟動。
本次突查重點關注高層住宅區(qū)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是否合規(guī)、疏散通道和安全通道是否堵塞、“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等違法行為。
晚上7點,紅星新聞記者跟隨省消防總隊、省公安廳、省應急廳、金牛區(qū)消防救援大隊、金泉街等部門,對金牛區(qū)萬科國賓潤園及周邊小區(qū)的電動自行車進行了突查。
家中接出2米飛線
只是為了給代步車充電
剛進入萬科國賓潤園小區(qū)一樓非機動車停車場,突查行動組就看到灌木綠化帶里伸出一條兩三米長的飛線,一端掛在一輛老人代步電動車上。打開綠化帶,原來這條線的一端來自一樓居民家中,另一端在電動車籃中。
“這是不可能的。這個拖板雖然是正規(guī)產品,但是室外插座容易短路,風險很大。”檢查人員講完后,物業(yè)工作人員謝先生上前收起電線板,準備上門給一樓居民一個特別的提示。
一樓非機動車停放的另一邊,停滿了一排電瓶車,墻上還有多個充電孔。行動小組成員發(fā)現,電動汽車川AA4E472相對規(guī)范。這輛車的電池和充電器嚴格匹配,外觀沒有改造。安全頭盔還放在墊子下面。而且旁邊的另一輛車也有隱患。原來,這輛電動車的車停在外面,充電線夠不到插座,車主干脆又接了根線。檢查人員發(fā)現,這種拖板是“歪”的,安全隱患更大。"線路出了問題,連著這輛車也有問題,一旦發(fā)生火災,就是旁邊的住宅樓?!?/p>
突然的調查還會繼續(xù)
五月下旬持續(xù)到六月中旬
根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的數據,2023年,全國共有2.1萬起電動自行車火災報告,同比增長17.4%,其中夜間充電時火災比例超過一半,門廳、過道、樓梯口發(fā)生90%的電動自行車火災造成人員傷亡。
"電動自行車的火災只需要100秒?!敖鹋^(qū)消防救援大隊專業(yè)技術干部陳英凱提醒廣大市民,很多電動車晚上充電,部分車主沒有停放在指定地點充電,造成事故發(fā)生的第一時間沒有人知道,耽誤了滅火的最佳時機。有些車主為了方便充電,私接電線,很容易造成電路故障,從而引發(fā)火災。此外,大多數車主通常下班回家給電動車充電,第二天早上上班時拔掉電源,持續(xù)充電時間通常超過12小時,容易導致電池起火或爆炸。
陳英凱說:“今天我們已經回顧了所有的問題,然后我們會不定期地進行抽查和檢查。據了解,此次突查從5月下旬持續(xù)到6月中旬,每周進行一次。通過此次檢查,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將進一步加強,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將得到提高,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將得到保障。

根據要求,突查行為的重點包括:
(一)電動自行車違規(guī)停放充電行為,如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疏散通道、樓梯、安全通道等。
(二)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架空層,如防火分隔、消防設施設備配置、車輛分組停放等。,仍用作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
(三)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違規(guī)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通道,違規(guī)“進樓入戶”“飛線充電”。
(四)自建房屋,“三合一”、電動自行車違規(guī)停放充電行為,如臨街店面、夜間經營場所等。
(五)電動自行車私自改造原廠電氣配件、拆除限速、外設電池支架、改造電池槽盒、更換大空間電池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
提醒社會單位、住宅物業(yè)服務企業(yè)和群眾認真自查自改違規(guī)行為,積極清除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積極配合突查行動。相關部門將依法嚴查處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行為屢勸不改、屢犯相關個人、非法改裝等問題。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攝影記者 王效
繼續(xù)滾動閱讀下一個輕觸閱讀原文。
成都商報向上滑動,看下一個。
原標題:“成都突查電動自行車!家中有人接出2米“飛線”,只為給“老人樂”充電。
閱讀原文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