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濱”新玩法:中藥玩偶閃亮出道,丹參工裝風、陳皮復古范
身穿紅色工裝的丹參玩偶,披著復古暖棕黃外套的陳皮玩偶……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中,“新中式養(yǎng)生”正掀起全民健康熱潮。在這股養(yǎng)生潮流里,哈藥六版畫博物館將中藥文化與國潮風尚完美融合,吸引了眾多中外游客和市民前來感受這場沉浸式的文化盛宴。
走進哈藥六版畫博物館中藥材藝術體驗中心,就好像進入了一個中藥潮玩研究所。這里的每個中藥玩偶都充滿了潮流元素,巧妙地融入國潮設計,讓傳統(tǒng)藥材變成了超級可愛的潮玩單品。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猴頭菇玩偶毛茸茸、圓滾滾的,就像當下流行的治愈系卡通形象,讓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鹿茸玩偶頂著霸氣的鹿角,就像一個潮酷小騎士;紅糖玩偶裹著糖紙色的暖外衣,自帶“甜系”氛圍;薏米、熟地、山藥等玩偶也各有特色,每一款都讓人印象深刻。丹參玩偶穿著一身紅工裝,就像熱血的街頭達人,讓人一下就記住它“活血小能手”的特點;陳皮玩偶披著復古暖棕黃外套,帶著歲月沉淀的復古感,和它理氣健脾的溫和特性很相符;人參像頭頂小花葉的健身達人,佛手則像行走的人參娃娃……這些玩偶不再是書本里冷冰冰的藥材名,而是能陪游客拍照打卡、互動聊天的潮流伙伴,大大拉近了人們與中藥文化的距離。

在現(xiàn)場,工作人員還會分時段模擬中藥制作流程,普及中藥養(yǎng)生文化。工作人員就像從古代藥鋪穿越而來的藥師,拿著精巧小秤,小心地為“藥材”稱重;然后在古樸的處方箋上寫下藥名,仿佛在為患者精心調配良方,如同古人秉持“醫(yī)者仁心”那般慎重。到了煲藥環(huán)節(jié),工作人員模擬添柴加火的動作,展示“文火慢燉”的技巧,最后倒藥時輕輕傾倒,承接時也十分小心……這一系列流程展示,沒有復雜的科技設備,卻充滿了人情味,瞬間把游客帶入傳統(tǒng)中醫(yī)藥的溫暖世界,讓大家獲得滿滿的情緒價值。

曾經(jīng)難懂的中藥知識,在哈藥六版畫博物館的眾多玩偶和沉浸式體驗活動的帶動下,變得趣味十足。
中醫(yī)藥文化的傳承需要創(chuàng)新形式,貼近大眾生活。哈藥六版畫博物館四樓體驗中心通過這種創(chuàng)新方式,讓千年中藥文化重新走進大眾視野,讓古老的智慧在現(xiàn)代社會中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記者:張鳴霄 文 / 攝
部分視頻、圖片來自哈藥六版畫博物館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