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抗癌運動”:一次運動,開啟抗癌之力!并非走路
,時長00:36
日常建議將抗阻運動和有氧運動相結合。每周進行不少于2次的抗阻訓練,能有效讓肌肉和心血管受益。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教授邱俊強在2022年接受中國體育報采訪時提到,大家別把抗阻運動想得太復雜,很多訓練在家就能完成。比如:
蹲起、臺階運動或者坐立運動能夠鍛煉腿部和臀部肌肉;
墻式俯臥撐可鍛煉胸部和上肢;
提踵能鍛煉腿部;
可以用啞鈴(也可用礦泉水瓶代替)進行抗阻抬舉;
還能用彈力帶做弓箭拉伸運動和肩帶拉伸來鍛煉背部和上肢。
04
抗阻運動需注意4個細節(jié)
有特殊疾病的人群,運動要遵循醫(yī)囑。對于普通人而言,進行抗阻運動時要留意4個細節(jié)。
保持自然呼吸
抗阻運動時要保持自然呼吸,尤其要避免屏氣,防止缺氧或血壓波動過大,必要時需提供適當保護。
關注身體狀態(tài)
急性疾病期要暫停運動,像嚴重感冒、發(fā)燒、嚴重腹瀉等情況;運動中若出現(xiàn)胸痛、胸悶、頭暈、心悸、異常的呼吸困難或疲勞、關節(jié)肌肉明顯疼痛等不適,應立刻降低運動強度或停止運動,采取相應措施,必要時就醫(yī)。
鍛煉每個肌群
力量鍛煉主要針對身體的主要大肌肉群,如背部上方、胸部、肩部、上肢(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下肢(腘繩肌和股四頭?。┮约靶⊥燃∪獾取?/p>
為每個肌肉群選擇一個或多個練習,學會以正確的形式和方式進行適當練習。
每周每個肌群至少鍛煉2次,間隔2天以上。每個大肌肉群做2 - 4組,每組重復8 - 12次,組間休息2 - 3分鐘。
圖自美國心臟協(xié)會。健康時報編譯
合適運動強度
鍛煉后會有一定疲勞感,且這種疲勞感在運動后第二天基本消失。強度過小,健身效果不明顯;強度過大,可能導致運動損傷。
原標題:《被低估的“抗癌運動”!一次運動就有抗癌效果!不是走路》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