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去兒子家還是女兒家養(yǎng)老更舒適?過來人實話很扎心但現(xiàn)實
時光如同一把無情的“殺豬刀”,曾經意氣風發(fā)的70后和80后,如今也開始考慮養(yǎng)老問題了。
家里只有一個孩子的,養(yǎng)老問題相對簡單,無論如何都由獨生子女負責。
但多子女家庭的養(yǎng)老關系就復雜一些,特別是有一兒一女的家庭,“去兒子家養(yǎng)老還是去女兒家養(yǎng)老”這個問題存在爭議。
有人理直氣壯地說:“養(yǎng)兒防老,這是我們幾千年的傳統(tǒng),老人當然要去兒子家養(yǎng)老,這是理所當然的事?!?/p>

也有人不服氣地反駁:“現(xiàn)在都什么年代了,凡事都講究男女平等,贍養(yǎng)父母也是女兒應盡的義務,老人去女兒家養(yǎng)老,有什么不行?”
我們先不管這些老觀念和說法,來問問老人自己,他們心里更想去兒子家還是女兒家呢?
01
養(yǎng)老錢給兒子買房,到老看兒媳婦臉色
和我同一棟樓的李奶奶,整天眉頭緊鎖,好像有一肚子的心酸事。
私下里,我問李奶奶是不是生活上遇到麻煩了。
李奶奶只是嘆氣說:“和兒媳婦住在一個屋檐下,難免會有磕磕絆絆,相處不容易?。 ?/p>
我知道李奶奶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就問她:“沒想過去閨女家住一段時間嗎?”
“沒臉去?。 崩钅棠炭嘈χ鴵u頭,“老伴還在世的時候,把家里的老房子賣了,加上攢下的養(yǎng)老錢,都給唯一的兒子買了房子?!?/p>

那時候,兩個女兒有意見,放下狠話:現(xiàn)在這錢給哥哥買房可以,但以后老兩口的養(yǎng)老問題,她們就不插手了。
當時,李奶奶身體還硬朗,她和兒子都沒考慮那么長遠,就答應了女兒的要求。
沒想到,和兒子住了不到一年,家庭矛盾就頻繁發(fā)生,兒子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李奶奶心疼兒子,在兒媳那里受了委屈也忍著不說,總是陪著笑臉,小心翼翼地伺候著。
最后,李奶奶有些后悔,如果當年賣房的錢平均分成三份,三個子女一人一份,也給自己留條養(yǎng)老的后路,住得不順心了,還能去兩個女兒家。
沒辦法,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只能自己承受苦果。
02
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住女兒家不受委屈
我大姑也有一兒一女,大姑原本的養(yǎng)老安排是姐弟倆半年輪流一次。

但輪流了兩年后,大姑和女兒商量,以后把退休金交一半給女兒,讓女兒負責自己的養(yǎng)老。
女兒問大姑:“是在弟弟家受委屈了嗎?”
大姑感慨地說:“兒子哪有女兒貼心?”
女兒心思細膩,馬上猜到大姑肯定在兒子家受了委屈。
大姑的兒子雖然孝順,但兒媳婦不是個好相處的人,總想拿走大姑的養(yǎng)老錢,還私下抱怨大姑貼錢給閨女。
但大姑也有自己的想法,兒子和女兒都是自己的心頭肉,不能讓女兒承擔養(yǎng)老責任,卻讓兒子一家占好處。
明白大姑處境的女兒,立刻和老公商量,讓大姑以后就跟著自己家養(yǎng)老。
大姑女婿是個通情達理的人,馬上就同意了。
從那以后,大姑和兒子一家就像親戚一樣走動,逢年過節(jié)聚一聚,有時候也去小住幾天。因為有了這點距離,一家人反而相處得很和睦。
03
想住哪里住哪里,自己心里舒坦最重要
王姨是我見過最通透的老人。
當年,老伴去世后,老家的親戚慫恿王姨去兒子家養(yǎng)老。
但王姨覺得兒子剛成家,房子都是租的,自己去會增加他的負擔,就堅決拒絕了。
后來,女兒實在不放心王姨,打算接她去養(yǎng)老。
王姨想了想,把兒子、女兒都叫到面前,說:“你們倆都是我的孩子,養(yǎng)老不是一個人的事。以后遇到什么事,你們兄妹倆商量著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p>
兒子欣然同意了。
王姨就收拾行李,去女兒家住了幾年。
后來,兒子的小家庭穩(wěn)定下來,也給王姨安排了一間臥室。
于是,王姨想去哪里住就去哪里住。
她發(fā)揮自己的余熱,住在女兒家,就當女兒的情緒導師,耐心聽女兒訴說生活中的煩惱;住在兒子家,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兒子、女兒都感受到媽媽的愛。

養(yǎng)老結論:
養(yǎng)老這個話題有些沉重,但每個人都必須面對。
有些老人被老觀念束縛,放不下所謂的面子和規(guī)矩,總覺得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老了就得跟著兒子過。
但現(xiàn)實是,有些兒子家庭關系復雜,或者暫時生活困難,沒有能力照顧老人,老人非要住進兒子的小家庭,肯定會增加家庭矛盾。
相反,有些女兒家庭生活小康,家庭關系簡單,更有能力照顧老人。
當然,不是所有老人都必須去女兒家養(yǎng)老,要根據家里的具體情況和經濟狀況來決定,沒有固定的答案。
最合適的養(yǎng)老方案,應該是尊重老人的內心選擇,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老人在哪家住得舒服,就安心住在哪里。
畢竟操勞了一輩子,是時候放下心理負擔,享受晚年生活了。而且,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有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
互動話題:你老了準備去哪里養(yǎng)老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