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客機A380:輝煌不再,前路迷茫?
全球最大的商用民航客機——空客A380擁有眾多粉絲,隨著全球旅行的回暖,它還意外迎來了復興,常常滿載乘客飛行。
然而,對于航空公司來說,讓這款逐漸老化的“超級巨無霸”安全飛行,正變成一項成本越來越高的挑戰(zhàn)。
01
檢修壓力與安全隱患
自A380首飛至今已超20年,對它的維修、檢查和零部件更換要求不斷增多。
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自2020年1月以來,針對A380發(fā)布了95項適航指令,其中涉及逃生滑梯漏氣、密封條開裂、起落架車軸斷裂等嚴重問題。這一數量幾乎是同期波音大型機指令的兩倍。
由于新一代更節(jié)能的機型供應不足,承諾運營A380的航空公司只能繼續(xù)使用它。
輝煌時期,A380是國際合作的典范,全球1500家公司參與制造400萬個零部件;如今,其復雜性卻在考驗著后疫情時代脆弱的供應鏈。
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聲明稱:“A380是結構復雜的飛機,龐大體型使其維護要求高于其他機型?!北M管EASA強調適航指令發(fā)布不應被污名化,不同機型指令數量不宜直接比較,但A380的復雜性確實讓其維護難度遠超其他機型。
因新一代節(jié)能機型(如空客A350和波音777X)供應不足,許多航空公司不得不繼續(xù)運營A380。但其龐大體型和四發(fā)設計導致檢修耗時極長,漢莎技術公司估算,單機完整檢修需消耗6萬工時。
此外,疫情期間長期停放使部分部件老化加速。例如EASA因粘合縫隙開裂問題要求緊急更換應急滑梯,并指出高溫潮濕環(huán)境可能引發(fā)“致命后果”。
02
旅客滯留與連鎖反應
A380可搭載485名以上乘客,一旦因機械故障延誤,會造成高額成本和航班調度連鎖問題。
5月7日,澳洲航空(Qantas)一架執(zhí)飛悉尼—倫敦的A380因燃油泵故障在新加坡迫降,倫敦續(xù)程航班延誤超24小時,乘客被安排入住酒店。這已是該航班復飛A380以來至少第二次在新加坡因燃油泵問題延誤。
7月14日,另一架A380計劃執(zhí)行新加坡—悉尼航班時又因技術問題滯留數日,救援安排因悉尼機場另一架A380被廊橋撞壞發(fā)動機而復雜化。
英國航空一架A380曾在馬尼拉滯留逾100天。返回倫敦希思羅后,接下來30天僅執(zhí)飛7天。盡管如此,英國航空母公司IAG計劃自明年起對A380進行客艙升級,顯示出繼續(xù)長期使用的意圖。
在航空論壇上,部分A380航班因頻繁故障、取消或延誤聲名不佳。而空客回應稱,過去12個月全球A380機隊航班可靠率仍保持在99%,公司將持續(xù)為客戶提供全面技術支持,直至機型退役。
事實上,A380自誕生就坎坷不斷,面臨嚴重的交付延期、遲滯的銷售、高昂的制造及運營成本。不少航空公司陸續(xù)取消已有訂單,更是讓情況惡化。
2019年,空客公司宣布,在剩余17架飛機交付完畢后,2021年將正式停產A380。
但隨著邊境重開和旅行需求激增,新加坡航空、德國漢莎和澳航等航司紛紛重啟A380,利用其強大的運力。澳航稱A380是國際航網的關鍵機型,近年來已完成大修和客艙升級,將繼續(xù)運營多年。
03
航空公司的戰(zhàn)略轉向
面對諸多挑戰(zhàn),多國航空公司已開始逐步淘汰A380。
中國南方航空2023年全面退役A380,原因是運營成本上升及航線靈活性有限。
泰國航空正式結束A380運營,轉向更小、更高效機型。
漢莎航空因成本低效與機隊復雜性,長期計劃在2030年前退役A380。
英國航空因維護挑戰(zhàn)和燃油效率低下,考慮在本世紀末逐步退役A380。
阿聯酋航空作為A380最大的運營商,面臨壓力,總裁克拉克表示除非升級發(fā)動機,否則現有A380難以維持運營。
A380的運營深刻影響著航空業(yè)。其每小時2.5–3.5萬美元的運行成本推高了長途航線支出,使低客座率航線難以盈利。
同時,全球機隊正從四發(fā)巨無霸轉向更高效的雙發(fā)機型,航空經濟格局發(fā)生根本性轉變,新機型訂單增加,A380吸引力持續(xù)減弱。
在二手市場上,A380因缺乏買家而低迷,許多退役飛機直接被拆解,經濟價值大幅縮水。
對于仍在使用A380的航空公司,零部件供應緊張和維修周期冗長進一步增加了財務風險。
A380的未來充滿變數,但它永遠是世界上最具標志性的客機之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huán)球旅訊”,作者:趙琳琳,36氪經授權發(fā)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