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全網(wǎng)唾罵的“小三”吳越,再度翻紅
《沉默的榮耀》開播,不少觀眾是沖著于和偉和吳越去的。
和其他演對手戲的演員相比,他倆的演技自然流暢,毫無雕琢痕跡,十分貼近生活。
尤其是吳越。
我真的太喜歡她那張自然、沒有動過醫(yī)美手術的臉了。

越了解吳越,越能感受到她身上溫柔且有力量的特質。
大家最近有沒有刷到,《我的前半生》又火了,很多人說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理解了主角團里的羅子君、唐晶和賀涵。
但至今,還是沒人能理解凌玲這個角色。
她堪稱影史上具有顛覆性和毀滅性的史詩級小三。
在我們印象中,影視劇中的小三大多濃妝艷抹、張揚作妖,氣場強大到要干翻原配。
可凌玲不同,她幾乎不化妝,看著老實本分,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

她總是輕聲細語地對陳俊生噓寒問暖,像個貼心小棉襖。

到了后期,當陳俊生落入她的“陷阱”,她便卸下偽裝,露出腹黑的真面目。
原來她的笑,暗藏殺機。

原來她的話,陰陽怪氣。

她步步緊逼讓陳俊生離婚,還能在酒局上不動聲色地侮辱原配,讓對方說“對不起”和“謝謝”。
無需歇斯底里,吳越就把小三插足時的囂張演繹得入木三分。

很多人不知道,吳越的微博評論至今都是關閉的。
因為當初她被罵得太慘了!
劇中的凌玲越張狂,分不清現(xiàn)實和電視劇的觀眾就把吳越罵得越兇。
滿屏都是污言穢語,甚至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
哪怕已經(jīng)過去四年,作為旁觀者的人,也還記得那些惡毒的詛咒和唾棄。

盡管出道多年,吳越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她接演這個角色的原因很簡單,吳越本是上海姑娘,上戲畢業(yè)后為工作去了北京。
《我的前半生》在上海拍攝,她可以抽空陪陪父母,而且閨蜜袁泉也在劇組。
她覺得凌玲就是個工具人,目的是破壞羅子君的家庭。
在完成角色基本設定的基礎上,吳越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賦予這個角色一個女人過度自卑又轉化為傲慢的特質。

戲演完了,但觀眾的反應讓吳越難以接受,她甚至被網(wǎng)暴到不想演戲了。
在采訪中,氣憤的她開始站在凌玲的角度,一次次為這個第三者辯護。
但吳越很快意識到自己的狀態(tài)不對,不能一直沉浸在這個角色里。

這時,父親的話拯救了她。
父親舉了相聲大師侯寶林的例子,說“演員不僅是座上客,還是階下囚”。
謾罵其實也是一種褒獎。

朋友也讓吳越釋然:生活中的吳越和戲里的凌玲毫無關聯(lián)。
吳越不再在意微博評論區(qū)的咒罵,但想到父母看到那些留言會擔心難過,最終還是關閉了評論,不再回應和角色相關的事。

后來在一檔訪談節(jié)目中,吳越談及出演《我的前半生》里凌玲的經(jīng)歷,表示至今都無法理解。
那是她出道以來第一次遭遇網(wǎng)暴。
用她的話說,那些人“惡言惡語,像口噴毒箭一樣罵”。


吳越覺得自己很無辜,作為演員,她只是做好本職工作而已。
“當時還苦惱了一陣,我只是認真演戲”。

當然,在一些人看來,吳越浪費了翻紅的機會,畢竟黑紅也是一種流量。
但她還是選擇繼續(xù)踏實演戲。
憑借出色的角色表現(xiàn)力挽狂瀾。
《繁花》里,金科長這個角色成了吳越演藝生涯的轉折點,也為她成功“洗白”提供了關鍵契機。
吳越憑借獨特魅力吸引了觀眾,讓大家對她有了全新認識。
金科長是個堅韌的女性,和吳越之前塑造的消極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金科長在劇中經(jīng)歷了驚人的蛻變,從外表堅毅、內(nèi)心柔軟的職場女性,到最后散發(fā)出深沉的母性光輝。
吳越細膩地刻畫了金科長的內(nèi)心世界,令人印象深刻。
隨著劇情推進,金科長逐漸打開心扉,她和汪小姐之間的師徒情誼被吳越演繹得十分動人。

還有《掃黑風暴》里復雜立體的公安副局長賀蕓。

《縣委大院》里盡心負責的好領導艾鮮枝。

真的。
越來越能感受到吳越的魅力。
即便我最近還在看《我的前半生》,還是喜歡不起來凌玲,但我知道吳越絕對是位好演員。
正如網(wǎng)友評價的那樣——
既有歲月沉淀的韻味,又有書卷氣息,還帶著隱隱的俏皮少女感,
就像一棵歷經(jīng)歲月卻不斷生長的樹,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