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對了嗎?優(yōu)質早餐這樣吃
早餐,是一天中極為重要的一餐。
然而,很多人對待早餐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干脆不吃。
怎樣才能做到“早餐要吃好”呢?
答案就在這里。
↓↓↓
這些常見早餐組合,其實不太健康
提到早餐,人們常常會想到牛奶加雞蛋、白粥配咸菜。但實際上,這些習以為常的搭配并不健康。
牛奶 + 雞蛋:高蛋白質缺碳水
牛奶和雞蛋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是早餐的不錯選擇。但二者搭配,碳水化合物含量極低,不僅會造成蛋白質浪費,還會增加肝臟、腎臟的負擔。
? 健康吃法:
食用牛奶、雞蛋時,搭配少油少糖的面包、饅頭或燕麥等主食,以補充能量;
搭配黃瓜、西紅柿等,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白粥咸菜:高鈉缺蛋白質
白粥配咸菜的組合,蛋白質攝入不足,營養(yǎng)不全面。而且,咸菜含鹽量高,不建議長期大量食用。
? 健康吃法:
早餐想喝粥,可選擇雜糧粥,比白粥更有營養(yǎng);
搭配一個煮雞蛋、幾片醬牛肉和一小碟拌青菜,豐富口感的同時,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更全面均衡。
燒餅、油條:油脂高營養(yǎng)少
燒餅、油條都屬于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油條經過高溫油炸后,營養(yǎng)物質有所破壞。
? 健康吃法:
建議搭配不加糖的原味豆?jié){、煮雞蛋和青菜,以攝入蛋白質、維生素等;
如果早餐吃了燒餅或油條,當天的午餐、晚餐要盡量清淡,避免再吃炸、煎食物。
不吃早餐可不行,小心疾病找上門
如今,生活節(jié)奏快,很多人養(yǎng)成了不吃早餐的習慣。但這樣做,既不利于血糖控制,還會增加患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風險。
糖尿病風險提升
不吃早餐,會導致午餐和晚餐后胰島素分泌延遲,造成餐后血糖過高,時間長了容易患糖尿病。
增加肥胖風險
長期不吃早餐可能導致激素分泌水平異常,增加肥胖的發(fā)病風險,還容易誘發(fā)一系列不良情緒。
以下視頻來源于央視一套
,時長01:54
誘發(fā)脂肪肝
不吃早餐,身體會動員皮下脂肪或形成脂肪代謝物,長期堆積在肝臟里,容易誘發(fā)脂肪肝。而且,不吃早餐,中午更容易暴飲暴食,患脂肪肝風險增高。
以下視頻來源于央視一套
,時長01:31
大腦變遲鈍
從生理學角度看,大腦的主要能量來源是葡萄糖。經過一整夜的消耗,如果次日早晨不進食,體內糖原儲備不足,會影響大腦的運轉效率。
引發(fā)胃腸道疾病
從上一頓晚飯開始,胃腸便進入長時間“禁食”狀態(tài),早餐時段開始活躍。若此時不攝入食物,會干擾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的正常節(jié)律,可能引發(fā)胃炎等胃腸道疾病。
此外,醫(yī)生表示,早餐食物種類單一也不行,可能引起營養(yǎng)素攝入不足或某類營養(yǎng)超標。
一份“優(yōu)質早餐”都有啥?
早餐吃得好,有助于構建胰島素分泌和胰島素敏感性的晝夜節(jié)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早餐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動物性食物和奶豆堅果。
谷薯類
如紅薯、全麥饅頭、雜糧餅、雜糧粥等。
粗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升糖指數(shù)相對較低,飽腹感更強。
肉蛋
如煮蛋、蒸蛋,少吃培根、香腸等加工肉。
雞蛋和肉是蛋白質、脂肪的主要來源,可增加飽腹感和較大的食物產熱效應,減少全天餐后血糖波動。而且,蛋白質消化慢,飽腹感強,有利于控制體重和體脂。
蔬果
深色葉菜類和低糖水果,如草莓、櫻桃等。
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奶豆堅果
牛奶、豆?jié){或豆腐干、豆腐絲等。
奶類、豆類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或膳食纖維,升糖指數(shù)都較低。
堅果類可以當作早上的加餐吃,也可放在雜糧粥里,或撒在蔬菜沙拉里增加香味和口感。
吃早餐還要注意這幾點
進食時間
專家建議,從前一天的晚飯到第二天的早飯可間隔12小時,其間不進食,但注意不要超過15小時。一般來說,建議早餐安排在7:00~8:00。
進食順序
先吃蔬菜和肉蛋,最后吃主食。先攝入蛋白質或膳食纖維,間隔片刻再吃碳水化合物,可使健康人的血糖峰值降低40%。
進食速度
單位時間進食速度越快,血糖上升速度越快。有意識控制每口飯菜的量,盡量選小塊食物。
咀嚼次數(shù)可根據(jù)食物種類而定。如,米粥等液體食物,一口咀嚼5~8次即可;香蕉、米飯、魚肉等軟食推薦一口咀嚼15~20次;牛排、花生等硬質食物,芹菜、燕麥等粗纖維食物,最好咀嚼30次以上。
你今天認真吃早餐了嗎?
轉發(fā)給你關心的TA~
原標題:《你的早餐吃對了嗎?一份“優(yōu)質早餐”可以這么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