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孔手機真正實現了“一體化機身”,能否成為市場主流
四年前的魅族Zero,或將最終成為潮流。
2019年初,四年多前,魅族相當于“低調”的發(fā)布會結束了一款手機產品——魅族Zero結束,這可能是目前為止最特別的一款。
魅族Zero有什么特別的?一方面,它的項目背景恰好是魅族面臨轉型和內部動蕩的特殊時期,所以在當時不得不以相當簡單的直播形式發(fā)布。
另一方面,作為魅族當時定位最高的產品,魅族Zero通過海外眾籌銷售。而且眾籌失敗后,直接放棄了量產計劃,這也導致了魅族Zero的稀缺性,即使在二手市場和小米6都可以正常使用。Pro和三星S8雙攝版一樣,屬于“魔幻旗艦”等級。

最重要的是,魅族Zero可能是整個手機行業(yè)唯一的官方發(fā)布“無孔手機”,某種程度上已經上市了。它使用屏幕聲音技術和內置eSIM、側面采用壓感式音量鍵,充電和USB完全無線,徹底消除了機身上的所有孔洞和縫隙,真正實現了“一體化機身”。
當然,眾所周知,魅族Zero的營銷是徹底失敗的。而且之后各種品牌幾乎不提了“無孔手機”的概念。直到最近,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無孔手機很可能“卷土重來”,并可能成為下一階段頂級車型的設計趨勢。
全無孔手機“再來”,技術成熟是重要原因
為什么近一兩年全孔手機又興起了?除了激烈的市場競爭,手機廠商還要多些“花樣”,相關技術的成熟度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方面,近年來,雖然智能手機“屏下攝像頭”技術沒有成為主流,但確實在發(fā)展。比如小米MIX4、紅魔8 Z50Pro系列,像努比亞這樣的機型,在屏幕下方的攝像頭區(qū)域幾乎沒有缺陷,所以也把機身正向做的“打孔”減少。
懷念MIX4剛發(fā)布時的100W無線秒充?也許我們可以稍后解除禁令?
另一方面,5月30日《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guī)定》新版本發(fā)布,從之前的50W提高了無線充電的功率限制“解禁”到80W,2024年9月1日生效??紤]到頂級旗艦機型一般不會為了續(xù)航而采用過于激進的超快充方案,80W無線快充其實可以兼顧充電效率和對續(xù)航的需求,這一點毋庸置疑為“無孔手機”鋪平了道路。
在此基礎上,智能手機的無線音頻技術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例如,一些最新的旗艦TWS耳機已經能夠支持32bit、96KHz超高帶寬藍牙傳輸,除此之外,遠超眾多用戶“無損音頻”甚至可以和高端有線耳機的音質相媲美。
此外,UWB超寬帶技術大大簡化了手機與其他設備定向連接的操作流程。即使在手機上,最新的Wifi7無線網絡也能達到3000Mbps以上。此外,手機廠商一般都在積極開發(fā)各種“PC互聯套件”,所以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在向手機傳輸文件時,不再需要有線連接。
無孔手機好用嗎?也許看起來不漂亮?
說了這么多,稍微想了一下就可以發(fā)現,至少從現在的技術標準來看,無孔手機的手感可能在很多方面還是比現在的機型差。
例如,在屏幕顯示方面,雖然屏幕下方的攝像頭現在看不出有什么缺陷。但是只要你用過這款產品就會知道,屏幕面板的屏蔽使得它的前置攝像頭效果很難稱得上“透明”,而且為了盡可能提高透光率,屏下相機的屏幕精度往往低于同期常規(guī)旗艦機型。
比如在充電效率方面,雖然當時的頂級旗艦通常不會使用最快的有線快充,但并不代表有線快充技術本身不會繼續(xù)發(fā)展。要知道,80W無線充電最早也要2024年9月份才能裝上,而那個時候的旗艦機型很可能有150W。即使超過200W,也能兼顧電池的長壽命。
這還沒有結束。有些朋友可能還記得,近年來,一些旗艦機型采用了特殊的接收器打孔設計,可以實現“定向發(fā)聲”有效避免了公共場所電話漏音的問題。但是沒有孔的手機呢?我想只要用過屏幕語音電話的客戶都可能“擔心”那個幾乎沒有隱私的壞接收器。
私人標準的巨額利潤使得新設計的推廣成為必然。
雖然從技術角度來看,全無孔的手機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當時行業(yè)的最高裝備水平,但從手機廠商的角度來看,可能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產品發(fā)展方向。
一方面,即使沒有具體的參數,也很容易讓很多消費者對無孔手機的設計留下更深的印象。說白了就是容易營銷。就像以前的“瀑布屏”同樣,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多數人會認為“足夠耀眼,足夠特別”。
另一方面,目前,以歐盟為基礎的監(jiān)管部門已推出更多的重點“互通性”介紹了智能手機的接口形式和收費標準。這雖然會給消費者帶來便利,但也會削弱技術創(chuàng)新的意義,尤其是迫使廠商在外設和充電設備上失去私有接口和私有標準帶來的額外利益。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人認為全孔手機會成為一種趨勢。
那么如果換成“完全無孔”的設計呢?由于目前無線充電和無線數據傳輸并不是強制性的,廠商可以在新形式的商品上延續(xù)自己的私有標準,從而賺取更多的利潤。這可能也是為什么大家都知道全孔手機可能不是特別好用,但是普遍承認它很有可能成為高端市場的主流角度。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