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34中體育館坍塌11人遇難:幸存者一句話,看哭全網!


7月23日,齊齊哈爾一中學體育館一聲巨響。
體育館樓頂轟然坍塌,泥沙、石板猛然砸下。
據目擊者說,聲音之巨大,以為是打雷。
而在這聲巨響過后,多名正在體育館訓練的女排隊員,以及他們的教練,都被壓在廢墟之下。
他們是否安全?
十幾億國人為他們懸著心。
然而,經過一天的搜救,奇跡沒有出現。
據央視新聞報道,截至7月24日上午10時,最后一名被困學生已經找到。
令人痛心的是,已經沒有生命體征。
這起牽動著全國人民心的體育館坍塌事件,共造成11人離世。
而更令人悲痛的是,這起事故,根本可以避免的。
體育館旁邊,是一座正在施工的教學綜合樓。
而施工單位,違規(guī)將珍珠巖堆到體育館屋頂。
當地已經下了兩天的雨,珍珠巖吸水之后,重量成倍增長。
體育館樓頂,怎么承受得住這么大的重量?
而此時,毫不知情的學校女排隊的孩子們,正在體育館進行訓練。
學校已經放暑假,但這些刻苦的孩子們,依然留在學校。
沒人能想到,危險已經潛伏在他們身邊。
這不是意外,這根本就是赤裸裸的人禍!
如果沒有違規(guī)堆放,他們經過艱苦的訓練后,本可以酣暢淋漓地休息。
如果不是相關人員的漠視,他們本該享受一個最青春恣意的假期。
事故發(fā)生后,施工單位責任人,已經被警方控制。
如何追責,如何給遇難者家屬一個交代,相信警方和法律自有定奪。
我只替不幸離開的11條生命,以及他們的親人,無比惋惜。
冰冷的數字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人,是悲痛欲絕的親人,肝腸寸斷的父母。
事發(fā)前一天,學校公眾號剛發(fā)布推文,校女排隊伍獲得省排球比賽亞軍。

這個振奮的消息,還在他們心頭縈繞,災難卻呼嘯而至。
據@新京報我們視頻報道,遇難者里,有一位女教練,她曾是四川女排隊員。
她曾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排球運動員,在圈內,留下過很多傳奇的故事。
除了教練的身份,她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要如何告知他們,媽媽已經離去的事實?
該如何解釋,從此這是一場天人永隔?
一位15歲的女孩,也是這場災難中,不幸離去的一員。
女孩個頭一米七二,在球隊不算高。
所以她每次訓練都十分刻苦,不希望自己拖后腿,身上掛彩是常有的事。
孩子的父親哽咽著說:剛從省里參加比賽回來,剛回來沒幾天……
一位遇難者親屬說,14歲的表妹,搶救無效去世了,她們剛拿完獎回來,馬上就投入到訓練。
12天后,就是她的生日。
得知這消息,表妹的媽媽已經崩潰。
那個捧在手心養(yǎng)大的女兒,怎么連聲道別都沒有,就這樣離開了?
體育館塌了,孩子和親人的天,也塌了。
聽過一句話:親人的離世不是一時的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濕。
誰能想到,一個普通的訓練日,竟成了十幾個家庭,最悲痛的一天。
這群朝氣蓬勃的孩子們,再也無法在賽場揮灑汗水和青春。
而他們的親人,注定要在悲痛中,度過余生。
在一條悼念遇難者的視頻下,遇難者的隊友悲傷地寫下:我最好的朋友全走了。

瞬間破防。
從此,偌大的體育場,再沒有昔日好友并肩奮戰(zhàn)。
人生真是無常。
生與死之間那堵墻,有時格外脆弱。
他們在一個尋常的日子出門,和家人說再見。
道別之前,他們說些什么呢?
也許討論著,訓練之后,吃頓美食犒賞自己;
也許憧憬著,這一次是亞軍,下一次爭取沖個冠軍。
可是,災難呼嘯而至,盡管聲嘶力竭,卻再也喚不回那些熟悉的面孔。

就在7月初,一對情侶看周杰倫演唱會的視頻,刷爆網絡。
這一場演唱會,是女孩心心念念很久的,她搶到兩張票,正好和男友一起去。
??诘难莩獣Y束后,他們去了萬寧。
碧空、陽光、沙灘,彼時是最浪漫最自由的時光。
誰也沒想到,就在隔天,很多人就刷到了男孩在萬寧日月灣不幸溺亡的新聞。

男孩被海浪卷走后,生死未卜。
他的女友一遍一遍在社交網絡,尋找當時海灘上的目擊者,希望能夠知道愛人的行蹤。
這是一場沒有預料的災難。
前一秒,兩人還在藍天白云下,感受獨屬于他們的夏日。
后一秒,大浪襲來,消失的,不僅是年輕的男孩,還有他們對未來的種種設想。
原本這一趟旅程之后,他們就要回老家完婚。
命運的大手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生生將一對相愛的人離散。
原本一次甜蜜的婚前旅行,竟成了最后的相聚。
曾經,我以為,分別一定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
長亭送別,勸君進酒,歡笑謝幕。
可后來才發(fā)現,很多離別,是猝不及防的。
離開的那個人,就是在一個和平常一樣的清晨走出去,然后,留在了昨天。

距離東航飛機失事,已經過去一年多了。
可我永遠也無法忘記,那趟無法抵達目的地的飛機上,載著一群滿懷期待的人。
前段時間,我刷到一位遇難者家屬的視頻。
她帶著花,去了空難現場,悼念那次事故中不幸離世的媽媽。

一年了,她一直無法走出悲痛,更無法原諒自己,因為那張機票,是她親手給媽媽訂的。
她一遍遍回憶當時的細節(jié):要是當時,沒有給媽媽改簽就好了;要是遲幾天讓她來就好了。
她被自己困住了,不停地想,不斷地后悔,直到整夜整夜都睡不了覺。
她怎么也想不通,媽媽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兒女長大了,可以過好生活了,怎么這么倉促就離開了?
一場為了相見而開始的旅程,卻成了永遠到不了的彼岸。
在那場空難中,有人失去了母親,也有人失去了丈夫。
張薇的丈夫因公出差,坐上了那趟飛機。
臨別那天,張薇先于丈夫出門上班,原本她想說聲“老公,我先走了”,因為怕女兒聽見自己的聲音吵鬧,她輕輕帶上門,沒有說話就離開了。
幾個小時后,她收到飛機墜毀的消息。
直至今日,她陷在最后那刻,沒有好好道別的遺憾里,難以自拔。
機場的轉盤,再也等不到那批行李。
那架飛機,永遠不會降落在那天下午三點的白云機場。
而所有殷切期盼的親人、朋友,再也看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
失去至親的悲痛,不是一時的痛入骨髓,而是在每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里。
看到一起走過的街角,會想起你。
吃到一起嘗過的美食會想起你。
家中所有關于你的痕跡,用過的毛巾、穿過的衣服、被你翻過的書,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你已經離開的事實。

這一生,其實就是不斷在告別的過程。
也許,昨天還在跟我們說“改天見”的人,突然就消失不見了。
說著“有空再聚”的人,也永遠地失約了。
這一生,有太多的失去,太多的猝不及防,太多的不由分說。
但愛不會離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留在你身邊。
史鐵生在《奶奶的星星》里寫道:
“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會多一顆星星,給走夜道的人照個亮?!?/span>
生命里的無數個時刻,他們在不斷回來,做你的朋友,做路邊偶然發(fā)現的漂亮小花,做撫在你臉上輕柔的風……
只要你記得,你們就不斷在重逢。
在你反復回憶,反復和他人談論起的時候,他們就在你身邊。
所以,我衷心地希望,齊齊哈爾11位遇難者家屬,能等到一個真相。
可我更希望,他們能早日走出痛苦,帶著失去的親人那一份,重新開始生活。
意外猝不及防,活著的每一個時刻,都要用力珍惜。
在一起時,珍惜每一刻。
分開時,要坦誠地說想念。
生命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漫長,別把時間浪費在爭吵、賭氣、猜疑上。
別總說來日方長。
我們能握緊的,只有當下的幸福。
◇ 參考來源:
極目新聞《齊齊哈爾坍塌事故遇難者家屬:女兒是在三十四中訓練的外校學生,有女教練一同遇難》
三湘都市報《新聞犇一下丨MU5735遇難者妻子:想帶老公回家,“哪怕抓把土回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