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股“炸”了,突然閃崩97%,年內暴漲3500%。
一天回到解放前!
8月7日,惠陶集團暴跌97%,引起市場關注。自5月份以來,該股股價持續(xù)上漲,年內最高股價較年初上漲35倍以上。然而,在今天的閃崩之后,它的早期漲幅已經“露出了真面目”。據悉,企業(yè)股權集中度較高,只有少數股票在外流通,更符合港股此前大漲大跌的特點。
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下跌0.01%,恒生科技指數上漲0.05%。其中,醫(yī)療、房地產、信息技術股走勢疲軟,麗珠制藥等暴跌超過10%。從消息來看,7月中下旬以來,監(jiān)管機構多次發(fā)聲,表達了對醫(yī)療反腐的行動和決心,中國制藥反腐風暴再次升級。
單日暴跌超過97%
八月七日,港股惠陶集團股價大幅暴跌,截至收盤,跌幅為97.36%,股價為0.1港元/股,成交額達到1.15億港元,而總市值縮水至6221萬港元,比前一天23.58億港元的總市值縮水近23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股價持續(xù)上漲,年初至8月6日收盤,股價漲幅超過35倍,其中5月至今漲幅最大超過9倍。然而,經過今天的閃崩,股價已經“原形畢露”,這只股票的年收益為-5%。
公開資料顯示,惠陶集團是一家主要從事印刷媒體業(yè)務的香港投資控股公司,在香港銷售和免費分發(fā)中國時尚周刊和銷售廣告。其運營雜志包括《名車站》、《寵物買家》和《流行季節(jié)》,涵蓋汽車、寵物、美容、飲食和電子設備。
據市場分析人士分析,今天其股價閃崩,或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股權集中度太高。截至3月31日,該公司最大控股股東呂文華持股比例高達61.73%。4月3日資金配置后,呂文華個人持股比例降至51.44%。只有少量的股票在外流通,總市值相對較小,所以少量的股票交易也可以導致股價的漲跌。
二是經營狀況不佳。根據公司此前發(fā)布的第一季度業(yè)績,該集團獲得了220.8萬港元的收入,同比下降73.69%。;公司所有人應該損失111.2萬港元,而去年同期,他們將獲得137.3萬港元的利潤。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澳門市場對戶外廣告的需求減少,以及戶外廣告業(yè)務、展覽、貿易展覽和服務內容的放緩。
港股醫(yī)療地產暴跌
港股方面,截至收盤,恒生科技指數下跌0.01%,恒生科技指數上漲0.05%,醫(yī)療、房地產、信息科技股走勢疲軟。
具體來說,醫(yī)藥板塊全線下跌,麗珠制藥、中藥、和黃制藥、信達生物、康哲制藥、翰森制藥等多只股票下跌10%以上。消息表面上,自7月中下旬以來,監(jiān)管機構多次發(fā)聲,表達了對醫(yī)療反腐的行動和決心,中國醫(yī)藥反腐風暴再次升級。截至7月26日,全國至少有155名醫(yī)院院長、書記被調查,數量已超過去年的兩倍。伴隨著藥業(yè)反腐工作的不斷推進,涉及醫(yī)藥行業(yè)商業(yè)賄賂的環(huán)節(jié),如學術會議、帶金銷售等,或成為專項整治的重點之一。
房地產及相關板塊普遍下跌,領地控股下跌20%以上,恒大物業(yè)暴跌11.5%,復牌后實現“三連跌”,凱撒集團下跌10%以上,龍光集團下跌8%以上,碧桂園、世茂集團下跌7%以上。
另一方面,超導概念再次收盤,石油股、煤炭股、電力股等能源股逆勢活躍,中國海洋石油上漲2.6%,餐飲、啤酒等消費股普遍上漲,權重股海底撈上漲5%左右。
港股配備的確定性逐漸增強
近日,港股市場大幅反彈,7月至今大幅上漲。對此,海通國際認為,主要是由于穩(wěn)定增長政策的逐步實施,政策預期促進基本面改善和海外流通改善的預期增強。
TF證券認為,國內政策不斷受益,美國就業(yè)數據增速放緩,將構成市場有利因素。隨著國內政策組合拳的不斷實施,市場將繼續(xù)保持修復趨勢。中期來看,隨著港股科技網企業(yè)AI模式的發(fā)展,增量價值將逐步實現,有望繼續(xù)吸引資金配置。
在公募基金方面,根據2023年第二季度報告,第二季度增加高股息的石油石化板塊和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術變革的科技板塊減持消費和金融地產板塊。
中庚基金明星基金經理丘棟榮在第二季度報告中表示,第二季度港股振幅大于a股,港股整體估值水平基本處于歷史較低的10%左右。港股性價比高,部分企業(yè)稀缺,繼續(xù)戰(zhàn)略配置。關注的投資方向包括:
一是互聯網股和藥業(yè)科技股,估值低,業(yè)務穩(wěn)定但增長特性強,未來彈性大。二是價值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密切關注供給側收縮或剛度行業(yè)及其在需求復蘇條件下的潛在彈性。主要行業(yè)包括:以基本金屬為代表的資源和能源運輸企業(yè),以及市場價值股中的房地產和金融。第三,估值低但成長性強的成長型股票密切關注國內需求增長為主、提供有競爭優(yōu)勢的高性價比企業(yè)。主要行業(yè)包括有色金屬加工、醫(yī)藥制造、電氣設備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輕工、機械等。
創(chuàng)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認為,隨著美聯儲的緊縮周期即將結束,第三季度港股流通處于相對緊張的狀態(tài),預計第三季度將有所改善。在政策的推動下,疊加基本面有改進的預期,中期港股配置的確定性逐漸增強,投資者可以適度樂觀。從結構上看,港股國企和紅利的風險收益比相對突出。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