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樂興衰50年:三代歌王,兩次爭霸,一聲嘆息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宅總有理 (ID:zmrben115),作者:宅少,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風繼續(xù)吹,不忍遠離,
心里亦有淚不愿流淚望著你,
過去多少快樂記憶,
何妨與你一起去追?!?/i>
——歌者·張國榮
逝于2003年4月1日
代表作品:《風繼續(xù)吹》
……
一
1964年,披頭士赴港演出。無數(shù)香港年輕人為之狂迷,其中有幾個,都成了日后香港樂壇的大人物。比如許冠杰、譚詠麟,以及泰迪·羅賓。
沒人知道披頭士不去香港演出會怎么樣,但要是沒有許冠杰,今天的粵語流行歌恐怕會大不同。披頭士演出十年后,受邵氏大導李翰祥器重的演員許冠文,拿著《鬼馬雙星》劇本去找邵老六。邵氏根本沒把許冠文放眼里。許扭頭投靠嘉禾,用625萬港幣刷新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鬼馬雙星》的主題曲,成為第一首在英國BBC電臺及香港電臺英文臺播放的中文歌。同名大碟中,一首《鐵塔凌云》更是被稱作“港歌”。
歌的作曲,就是香港第一代歌王,許冠杰。
說他是歌王,其實把他看小了。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市民大多聽英文歌或舊日國語歌?;浾Z歌曲,多是粵劇小調發(fā)展而來。在年輕人看來,簡直是老掉牙,又low又難聽。許冠杰的橫空出世,終結了這一局面。也就是從那天起,香港粵語流行歌,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開枝散葉。
“披頭士赴港演出”
少年時代,許冠杰跟在他哥許冠文屁股后面玩吉他。他倆父親是國樂師,母親唱粵劇,也算音樂世家了??上гS冠文沒啥天賦,玩一陣就算了。上中學后,許冠杰組過三支樂隊。1967年,他所在的蓮花樂隊簽約鉆石唱片,發(fā)表了《Just A Little》。當時這群人主要是翻唱英文歌,以此為時髦。
本土流行樂,八字還沒一撇。
因為組樂隊,許冠杰成績一落千丈。奮起猛追后,居然考進港大。大學期間,與一美國女子戀愛。許冠杰準備去美國結婚,老媽不放心,怕他餓死異國他鄉(xiāng),讓許冠文勸勸阿弟。沒想到弟弟忠貞不渝,許冠文被感動,也就不勸了。突發(fā)感慨的他,反而為弟弟寫了歌詞《就此模樣》:
鐵塔凌云 望不見歡欣人面
富士聳峙 聽不見游人歡笑
自由神像 在遠方迷霧
山長水遠 未入其懷抱
檀島灘岸 點點磷光
豈能及漁燈在彼邦
1971年,在TVB上班的許冠文,拉上弟弟策劃主持《雙星報喜》。第二年,《就此模樣》登上舞臺,并無太多回響。直到它被收錄到電影《鬼馬雙星》中,改名為《鐵塔凌云》,一夜間被傳唱開。并與顧嘉輝作曲的《啼笑因緣》成為當時最紅的歌。顧嘉輝也學西洋曲風,但《啼笑》尚保留粵劇腔?!惰F塔凌云》卻完全是按照歐美搖滾樂風格所寫。此曲一出,廣大香港年輕人發(fā)現(xiàn),原來用粵語唱流行歌,一點不low,反而有我們自己的味道。
《鐵塔凌云》的歌詞,正中港人心境,有懷鄉(xiāng)之情。以此為開端,越來越多的粵語流行歌涌現(xiàn)。許冠杰作為先驅,靠著電影傳播,牢牢占據(jù)初代王座。
與日后流行的情情愛愛不同,配合許冠文的“市民喜劇”,許冠杰的作品,足夠接地氣,反映的都是香港市民的時代心境,有浪漫、諷刺,又不失古典情韻。在《半斤八兩》里,他寫“我哋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揭示香港現(xiàn)狀?!都觾r熱潮》《擦鞋仔》,都是對社會的側面記錄。
在《天才白癡夢》里,他唱“人生如夢,夢里輾轉吉兇”,在《浪子心聲》里,他又唱“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這些略帶雞湯味的歌詞,擊中底層市民的人生心境。可以說,許冠杰不止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他的歌也正好是那時香港的記錄者。所以黃霑才將其視為粵語流行歌最大功臣。
1980年,填詞人盧國沾在《歌星與歌》創(chuàng)刊號上寫道:
“如果將來有人要為粵語流行曲寫歷史,請記得把許冠杰寫上英雄榜首!”
二
隨著《鐵塔凌云》橫空出世,粵語流行歌地位上升,以及電視傳媒的日漸發(fā)達,1974年后的十年,香港樂壇迎來黃金時代。尤其是在邵老六放棄電影,創(chuàng)立TVB之后,借著電視劇春風,涌現(xiàn)了一大批天王天后。
彼時,許冠杰的江湖地位,自然是雷打不動。但也有一位男歌手,與之并稱“雙杰”。多年后,連在航空公司上班的張學友去參賽,唱的都是他的歌。此君就是唱《大地恩情》的關正杰,香港樂壇最牛逼的“業(yè)余歌手”。
關正杰家境優(yōu)渥,性格靦腆,不擅長交際。中學時代,他玩樂隊,組了個叫“The Swinging Minstrels”民歌團體,拿到一次比賽冠軍后,EMI為其灌錄過單曲。憑借知名度,關正杰被麗的電視臺請去獻唱。主持人是黃霑。節(jié)目要開始了,關正杰緊張得不行,說要上廁所。
要不是黃霑識破,關正杰就溜了。
這怯場的毛病,直到大紅大紫后都沒改掉。
上大學后,關正杰的民歌團體解散。他考入了自己中意的建筑專業(yè)。四年間,刻苦讀書,偶爾參加電視節(jié)目,比如蕭芳芳在TVB開的《芳芳的旋律》。邵逸夫賞識其才華,希望他能歌影兩開花,準備給他配強力經(jīng)紀人。可關正杰一心讀書,始終不積極。畢業(yè)后,他如愿做了建筑師。
關正杰不惦記樂壇,電視臺惦記他的嗓子。佳藝臺成立后,拍了大批電視劇,需要主題曲,要找一個不怎么花錢的新人。經(jīng)人推薦,找到關正杰。關就為《神雕俠侶》唱了主題歌。一唱3年,成為主題曲專業(yè)戶。
1978年,麗的電視臺拍《變色龍》轟動全港,唱主題曲的關正杰因此走紅。這首歌的填詞人是盧國沾。此后,兩人合作40多首作品,多為電視劇量身打造。《天蠶變》《雪中情》《大地恩情》等作品,流傳全港。關正杰唱腔悠遠深情,歌曲主題宏大,他又從不摻和名利圈爛事,因此被稱為“正氣杰”。
盧國沾喜歡他,一給他寫詞,就精神百倍。
1979年,關正杰簽約寶麗金。按照當時電視的傳播力,若他全力搞音樂,成為電視領域的“許冠杰”也未可知。但他志不在此,依然是業(yè)余出歌。白天準點準時去建筑公司打卡上班,周末才錄歌。直到1984年,樓市震蕩,關正杰被裁員。唱片公司大喜,覺得香港又要出一位歌王了。
結果,關正杰自己開公司,做建筑,做到美國去了。
此前,他的專輯《英雄出少年》上市兩天就賣斷貨,奪得白金唱片。他本人不但成了“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作品還連年獲獎,被稱“十大金曲”的最大贏家。只因性格內向,不混圈子,他對進入樂壇,始終沒興趣。
1988年,錄完《一個秋天》,關正杰正式退出歌壇。無論多少人用名利引誘,他都不為所動。去美國后,他做建筑,成了一名地產(chǎn)商。
后來顧嘉輝、黃霑兩大宗師開演唱會,親自請他去,他都沒去。
“金針獎”要給他頒獎,他也沒去。理由是:不想減肥。
三
關正杰走紅的日子里,香港電視劇迎來爆發(fā)期。葉麗儀、林珊珊、汪明荃、甄妮、徐小鳳等歌手,成為港人心中最閃亮的星。若不是因出名太早,做人太低調,關正杰也許會和另一個男歌手一樣,被內地熟知。
那就是給黃日華版《射雕英雄傳》唱主題曲的羅文。
披頭士到港那年,邵氏舉辦了一次歌唱比賽。羅文拿第三名。受樂隊風潮影響,羅文也跟幾個好朋友組了“四步合唱團樂隊”。經(jīng)常在各大舞廳、夜總會演出。據(jù)說那時,還有個叫“Loosers樂隊”給他們做副手。演出結束完,Loosers樂隊的主唱,會去羅文家中睡沙發(fā)。
后來,Loosers樂隊改名重組,變成了“溫拿”。
羅文并非香港出生。他生于廣西百色,幼年時想學粵劇,沒學成。1962年,他以為母親治病為借口,申請到香港買藥,從此一去不回。到了香港,在裁縫店做雜工,在銀行干跑腿,利用業(yè)余時間,苦學粵語。
“四步合唱團”的名氣越來越大,羅文也被演藝圈看中,被邵逸夫找去演唱電影主題曲。李小龍的《死亡游戲》和張徹的《大盜歌王》,他都唱過。很可惜,1973年,李小龍猝死。第二年,許氏兄弟登上歷史舞臺,粵語流行成了最盛之風。羅文這邊呢,跟沈殿霞組的“情侶合唱團”解散了。
粵語流行大發(fā)光彩時,羅文先去了日本發(fā)展。
在日本,為打響名號,在他酒吧一唱就是三年。隨后,參加外國歌手大賽,連續(xù)十周蟬聯(lián)冠軍,一口氣擊敗360位對手,成為該賽首位非日籍總冠軍。這期間,日劇《錦繡前程》在港播出,中文主題曲由羅文演唱。歌曲連續(xù)24周在香港各電臺10大流行歌曲排行榜上位居榜首。
羅文回港,躋身一線。
一如關正杰遇到盧國沾,羅文回到香港,也遇到了最合拍的填詞人。此人江湖地位還高得嚇人。那就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黃霑。
黃老邪對羅文的寵愛,可以說毫無底線。在他心目中,羅文的唱功,可謂空前絕后。黃霑在詞曲要求上頗為苛刻,罵劉德華罵了整整三年,對諸多歌手挑刺,但從沒說過羅文一句不好。他寫的最好的詞,基本都給了他。
1977年,羅文憑借《家變》和《小李飛刀》兩首主題曲,紅到東南亞。前者是黃霑的詞,后者是盧國沾的詞,作曲都是顧嘉輝。在許冠杰的歐美流行本土化風潮之外,羅文頗有古典粵劇味的唱腔,成了顧嘉輝曲風的最好詮釋者。《家變》和《小李飛刀》這樣的粵語歌,成為許氏流行之外最好的補充。
80年代武俠電視劇盛世,羅文更是風光無限。
這離不開黃霑的“寵愛”?!渡涞裼⑿蹅鳌分小兑簧幸饬x》《世間始終你好》量身打造的名曲,讓羅文事業(yè)再登高峰。1979年,那首《獅子山下》,更是被譽為與《鐵塔凌云》并肩的“港歌”。
那時節(jié),內地開放,香港武俠劇進入千家萬戶。黃日華版《射雕英雄傳》的引進和輪番轟炸式重播,讓羅文聲名遠揚。
1985年,受廣東省文化交流會邀請,羅文在中山紀念堂舉行7場個人演唱會,成為首位在內地舉辦演唱會的香港歌手。那年,他登上春晚,一口氣唱三首歌,成為首位在春晚唱粵語歌的歌手。要不是因為當年,春晚挪到工體直播,聲效和鏡頭被全國觀眾吐槽,羅文會更火。
在黃霑心中,羅文是無可替代的。拍《笑傲江湖》的時候,《滄海一聲笑》拿給許冠杰錄,許冠杰曾拒絕。黃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羅文,讓他錄了一版。黃霑后來對人說,香港誰能替許冠杰錄歌?最多就是羅文。
除了唱功了得,羅文還是先鋒和傳統(tǒng)的結合體。在日本,他受視覺大師澤田研二影響,被雌雄同體的百變造型吸引。回港后,每每登臺,亮出妖嬈造型,大膽前衛(wèi),向傳統(tǒng)發(fā)起挑戰(zhàn)。那一邊,他又投資監(jiān)制粵劇《白蛇傳》,成為香港首部粵劇音樂舞臺劇。兩年后,又推《柳毅書傳》。
黃霑說,你都要賠死了,還搞?
羅文無所謂。黃霑反倒免費寫劇本。
多年后,黃霑還念叨,香港像他這么搞粵語舞臺劇的人,找不到第二個。
四
論唱功,與許冠杰同時代者,黃霑首推羅文,恐怕不少歌迷不答應。在他們心目中,擁有“鐵肺”的林子祥,才是港樂唱功的巔峰。
林子祥出生于一個西化家庭。父母都鐘情音樂。他少年時代讀名校,校友是孫中山。后來去英國留學,又在美國闖蕩。整天無所事事,過著波西米亞式生活,性格中就有浪漫、自由的成分。70年代末,他回到香港,也組樂隊,唱了一段時間英文歌?;浾Z流行興起,他成為其中佼佼者。
內地觀眾熟識他,是因為《長路漫漫任我闖》和《男兒當自強》這樣豪氣萬丈的男兒歌。那都是90年代武俠電影帶來的名氣。實際上,林子祥早期唱了許多改編自西方古典音樂和百老匯音樂劇的歌曲,充滿了先鋒味道。許多歐美歌壇的名曲,被他本土化,嵌入到了粵語流行樂的板塊中。
像《數(shù)字人生》,源自巴赫的《G大調小步舞曲》,像《敢愛敢做》,改編自上世紀60年代美國搖滾樂團“杰斐遜飛機”的作品。他不像關正杰、羅文那樣,沾影視流量那么多光。他的很多代表作,別說普通歌迷,就是同時代的天王、天后,唱起來都費勁。網(wǎng)上關于此事的段子,數(shù)不勝數(shù)。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陳奕迅去他演唱會做嘉賓,也得“低調做人”。
不過他對名利也看得很淡,選擇了葉倩文后,兩人過起半退休生活。
但關于他如何在各大頒獎禮上吊打天王、天后的傳說,至今流傳于江湖。
實際上,林子祥也好,羅文、關正杰也罷,以及同樣唱電視主題曲的鄭少秋、林振棠這些男歌手,還有溫拿樂隊、泰迪·羅賓以及民歌歌手區(qū)瑞強,他們既是粵語流行歌興起后的受益者,也是粵語流行歌第一個黃金十年的重要參與者。而追根溯源,還得感謝許冠杰的那首《鐵塔凌云》。
正因為如此,盡管羅文、關正杰、林子祥等人紅透半邊天,作品流傳度甚廣,也并不對許冠杰“初代歌王”的地位造成沖擊。相反,他們屬于在同一個時代里各自閃耀,各有各的風流,屬于百花齊放,并沒有你爭我斗的架勢。
直到一個年輕歌手的出現(xiàn)。
在歌迷的瘋狂追逐下,他成為了力壓所有以上老牌歌手的新一代男神。
1967年,玩樂隊的許冠杰在香港大會堂演出。坐在臺下的觀眾里,有個17歲的少年,名叫譚詠麟。望著臺上的許歌王,譚詠麟相當仰慕,將其視為目標。一年后,他就拉上陳百祥組成了、“Loosers樂隊”。
很可惜,樂隊并不怎么成功。人員改組后,鐘鎮(zhèn)濤加入,大家又組成“溫拿”。
溫拿一開始也沒什么代表作,無非是翻唱英文歌。后來以英美流行曲的風格為基礎,填粵語歌詞,靠《鐘意就鐘意》《玩下啦》嶄露頭角,加上青春、前衛(wèi)的造型,深受還年輕人喜愛。不過,在香港,樂隊是天生發(fā)育不良的。溫拿五虎,到頭來也是各玩各的去了。
1979年,許冠杰如日中天之時,譚詠麟簽約了寶麗金。此后兩年時間,他去臺灣發(fā)展,忙著拍電影,唱歌沒太上心,沒什么代表作。1981年,譚發(fā)新專,改編自日本女歌手五輪真弓《戀人啊》的主打歌《忘不了您》,由林敏驄填詞,一經(jīng)推出,火爆全港。也就此掀起了港樂改編日本歌的風潮。
專輯拿下四白金的銷量,立馬將譚詠麟推向一線。
次年,同樣改編自五輪真弓的《雨絲情愁》獲“十大中文金曲獎”。在電影圈,譚也斬獲頗豐,主演《假如我是真的》,獲得金馬影帝。
“譚詠麟上春晚”
隨后,專輯《遲來的春天》發(fā)行。主打歌《遲來的春天》和《幻影》橫掃各大頒獎禮。1984年,《愛的根源》和《霧之戀》推出,幾乎把香港所有能拿的音樂獎拿了個遍。譚詠麟跑去紅磡開演唱會,連續(xù)六場,打破香港歌手初次登臺個唱的歷史紀錄。正是由于歌迷瘋狂,夜夜?jié)M座,他的歌人人會唱,場場大合唱。有人調侃,去看譚詠麟演唱會,如同學校開大會,眾人唱校歌。
從此以后,譚詠麟在江湖上有了“校長”的名號。
較之許冠杰的時代,這時的香港,經(jīng)濟騰飛,娛樂發(fā)達,歌迷對演唱者的追捧已不僅是單純的仰慕,而是將其視為精神上的偶像。在媒體、唱片公司合力營銷下,譚詠麟的出現(xiàn),代表的是一種新時代的歌手身份。
那就是所謂的“巨星”。
只不過,巨星永遠不會只有一個。
五
1981年,香港上映了一部叫《失業(yè)生》的青春電影。女角有當紅的趙雅芝,男角有三個年輕音樂人,分別是陳百強、鐘保羅和張國榮。此前,陳百強的《眼淚為你流》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他在片中演男一號。
給他做配角的張國榮,當年唱歌時,上臺被人噓,唱片一元大甩賣。
誰也沒想到,后來成為巨星的,會是張國榮。
陳百強和張國榮一樣,都生于鐘鳴鼎食之家。陳百強自幼愛音樂,為玩樂隊逃課輟學,他爹望他子承父業(yè),把他送到美國讀商科。張國榮他爹是香港裁縫大王,給馬龍·白蘭度做過衣服。父親送他去英國念書。念紡織專業(yè)。
1977年,粵語流行歌興起第三個年頭,兩位公子哥返港。陳公子參加香港山葉電子琴比賽拿冠軍,靠一曲《Surise》在“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賽”中獲季軍。同年,張公子參加麗的電視臺“亞洲歌唱比賽”,靠《American Pie》拿到亞軍。
陳百強比張國榮幸運。很快,他就得到譚國基的賞識。
當時,EMI誠招羅文跳槽,譚國基是羅文的經(jīng)紀人,提出條件說,跳槽可以,你們得幫我捧紅一個新人。這個新人,就是21歲的陳百強。
1979年,陳百強推出個人專輯,一炮而紅。陳百強青春、帥氣,有公子哥兒的氣質,還帶著柔情、憂郁,正適合被打造成一個青春偶像。在譚國基的張羅下,他事業(yè)頗順。專輯拿到白金唱片獎,個人在香港大會堂開演唱會。
80年代初,陳百強憑自身才華,在香港樂壇留下姓名。代表作《今宵多珍重》拿到了十大勁歌金曲獎?!稘i漪》和《偏偏喜歡你》拿下十大中文金曲獎。這些歌奠定了他最初的江湖地位。1983年,他登上紅磡舞臺會。
然而,就在第二年,局勢突然起了變化。
那一年,一首《Monica》橫掃全港。演唱者張國榮,迎來了屬于他的時代。
就在這一年,一直以溫情脈脈曲風示人的陳百強,決定轉型。他在《百強84》中變得前衛(wèi)、大膽,充滿活力。曲風也加入霹靂舞風格。專輯賣得不錯,《摘星》也拿了獎。但在張國榮的迅猛登頂面前,這點成績不值一提。同時期,梅艷芳也出來了。香港最耀眼的巨星時代由此開啟。
唱歌事業(yè)暫無起色,陳百強還能對付。難對付的是媒體。早在出名之時,他就不擅長跟記者打交道,被外界渲染成孤傲冷酷。那時,他向公眾坦白,每天拍戲、錄歌,只睡五個小時,累到扁桃體發(fā)炎,情緒低落,容易生厭。他好希望自己能和前輩關正杰一樣,只是一心唱歌,不為用錢奔命。
張國榮大紅那年,媒體謠傳他是同性戀。后來他開演唱會,戴面具,形象中性,媒體說他染上了艾滋。他急性肝炎住院,記者說他艾滋發(fā)作。
種種流言和跟媒體的不對付,都讓陳百強的事業(yè)受到影響。此后,他加盟DMI,又重回華納。那兩年,他的創(chuàng)作才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留下無數(shù)傷感的名曲,但整體事業(yè)和江湖地位卻徘徊不前,難以突破。
1989年,陳百強去臺灣旅游,在朋友的汽車上,聽到王杰唱的《惦記這一些》,瞬間被擊中?;馗酆?,他拿到版權,找填詞人潘偉源寫了粵語歌詞,重新編曲。這首歌,就是他的巔峰之作,《一生何求》。
“回頭多少個秋…”
只可惜,這首歌并未帶來事業(yè)上的巨大轉機。
相反,唱完此曲,陳百強萌生退意。1992年,他開了告別演唱會。
不久,意外發(fā)生。以酒送服安眠藥后,陳百強陷入昏迷,被送進醫(yī)院。幾經(jīng)搶救,仍舊昏迷不醒。次年,陳百強因逐漸性腦衰竭去世。
整整16年后,當初不贊成他唱歌的父親陳鵬飛,代他領取了“金針獎”。
六
70年代末,陳百強成為新人偶像時,張國榮還住在房租500元的出租屋里,每天到麗的電視臺解決一日三餐。
他找鄭國江填詞,連3000元填詞費都拿不出。
在成為巨星之前,張國榮吞咽了許多挫敗。但他一直默默向上游。
拿下比賽亞軍后,他簽約電視臺。那時,他在寶麗多出唱片,多是英文歌,嗓音尖細,被譏諷為“小雞嗓”。他先是被吳思遠忽悠拍了《紅樓春上春》,又在登臺時被歌迷狂噓。電影演配角,且是壞學生。
1983年,在譚詠麟帶動下,翻唱日語歌變得流行。張國榮把偶像山口百惠的歌拿來唱,一曲《風繼續(xù)吹》成了他滿意的代表作。結果那年十大勁歌頒獎禮,滿懷希望而去,還是被陳百強搶了風頭。坐在席間,他滿是失落。
經(jīng)紀人陳淑芬還記得,頒獎禮結束后,大家去看羅文演出。無數(shù)人鼓掌喝彩,燈光暗下來后,張國榮坐在她身邊,哭了好久。
結果第二年,陳淑芬和黎小田去東京看音樂節(jié),聽到吉川晃司的歌,風格叛逆不羈,趕忙買回版權,填成《Monica》給張國榮唱。這歌一出來,就俘獲廣大青年的心。當時去香港任何一個商場,都是張國榮的聲音。
自此,他和譚校長開啟了長達5年之久的“香港最受歡迎男歌手”之爭。
按理說,張國榮是譚詠麟的后輩。譚校長出道時,張國榮還在英國念書。譚詠麟大紅大紫時,張國榮還在出租屋迷茫。兩人的音樂風格,也對彼此沒什么威脅。可偏巧在1984年,譚詠麟迎來事業(yè)巔峰,張國榮一夜間大紅大紫,媒體和唱片公司便借機制造話題,利用粉絲狂熱,將兩人擺上擂臺。
之前的香港樂壇,無非百花齊放,你羅文唱羅文的,我林子祥唱林子祥的。但自此起,歌手的商業(yè)屬性被無限放大,搞一出“譚張爭霸”的好戲,不但可以為樂壇制造熱度,為媒體制造話題,還能帶來唱片銷量的狂增。
那時,連唱片店老板都會在門口張貼兩人唱片實時銷量,引誘粉絲購買。
1985年,紅透半邊天的張國榮去紅磡開演唱會,打破了此前譚校長連開6場的紀錄。在外界渲染下,這是張國榮對譚詠麟歌王寶座發(fā)起的沖擊和威脅。此前,十大金曲頒獎禮,張國榮只一首入圍,譚詠麟獨占了3首,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對于媒體的贊賞,張粉自然很意。譚粉則氣得發(fā)抖。
第二年,十大勁歌金曲里,譚詠麟和張國榮都占兩首。前者拿了最受歡迎男歌星獎,后者憑《有誰共識》拿到金曲金獎。兩人齊頭并進,為香港樂壇添彩,本是喜事一樁。結果兩邊粉絲都不開心,都覺得自家偶像該贏得一切。
頒獎禮時,譚詠麟人在澳洲?,F(xiàn)場粉絲表達不滿,甚至爆了粗口。
由于粉絲過于激動,主持人周潤發(fā)控制不住場面,只好提前揭曉了譚詠麟所獲獎項,并聯(lián)系人在澳洲的校長。譚詠麟唱了首《朋友》,希望安撫大家情緒。等到張國榮上臺,歡呼聲、罵聲響成一片。他不得不停下說:
“有些人要得到一點成就,需要很短的時間,有些人要拿到一些東西,就要比較長點的時間,不過,至少我覺得我現(xiàn)在得到的東西,是我自己很用心拿的?!?/i>
頒獎禮結束。兩家粉絲大打出手,發(fā)生流血事件。此后,張國榮的車被劃傷,還收到粉絲寄來的冥幣。張粉則四處散播謠言,說譚詠麟的獎這么多年都是花錢買來的。雙方勢同水火,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后來上《今夜不設防》,張國榮也很氣,說拿獎后,真心誠意上臺唱歌,希望對得起大家,結果被噓得跟狗一樣,當時就想罵回去,然后退出算了。
同樣痛苦的還有譚詠麟?!百I獎”謠言流出后,一些報紙也捕風捉影。在一次頒獎禮后臺,譚詠麟經(jīng)過更衣室時,聽見里面有人說:
“又是他拿獎?真是阻住地球轉!”
眼看雙方粉絲越來越不理智,媒體煽風點火,譚詠麟率先做出了決定。多年后,據(jù)其經(jīng)紀人回憶,那是在上海,譚詠麟、張國榮、曾志偉一起做出的決定,連唱片公司都沒招呼一聲。當時譚詠麟說:
“只有不領獎,你才能常演下去,不然你就會成為棋子,頒獎機構會不斷給你談條件”。
于是乎,1988年頒獎禮,譚詠麟唱完一首吐露心聲的歌,在萬般不舍中宣布,以后再也不參加任何比賽和有競爭性的獎項評選?,F(xiàn)場粉絲嚎啕一片,哭喊別走。但譚詠麟去意已決,從此再也沒有登臺領獎。
壓力給到了張國榮。譚粉視其為罪魁禍首。媒體則又找到新話題,如果他以后拿獎,就說那是因為沒有譚詠麟,如果不拿獎,那就百般嘲笑。彼時,港媒也大肆抹黑其私生活。1989年,張國榮終于決定封麥。
在哭泣聲中,他模仿偶像山口百惠,將話筒留在舞臺上,轉身而去。
一場被刻意制造出來的“巨星爭霸”,就這樣以雙輸局面,落下帷幕。
七
1992年的香港樂壇,發(fā)生了許多大事。
那是一個新舊交接的年份。
那一年,初代歌王許冠杰宣布退出。封麥許久的張國榮,破例陪他唱了一首《沉默是金》。關正杰早已淡出,羅文拿到了功德圓滿的“金針獎”,陳百強退出歌壇。同年,巨星梅艷芳也搞了告別舞臺演唱會。前輩們一個個老了、不玩了。巨星譚詠麟不參選,張國榮封麥。歌壇要寂寞了。
也許是媒體看到了這一點,不希望沒話題寫,也許是唱片公司還想賺錢,不能因為巨星厭倦風氣就不捧人,于是那年,四大天王被制造出來。
早在80年代末,這四人就已出道。
只不過在巨星光芒下,舞臺上還沒有他們的戲份。
張學友成就最突出。他曾在香港貿(mào)易發(fā)展局、國泰航空公司上班,1984年,參加十八區(qū)業(yè)余歌唱大賽。當時他唱《大地恩情》,主要是怕自己緊張。而此曲歌詞短不容易忘詞。奪冠后,他被寶麗金看中,專輯主打歌接連打榜。拿到了十大金曲,大賣30萬張。1987年,他在紅磡開了6場演唱會。
對于一個新人而言,這是相當亮眼的成績。
結果不久,他因被曝酗酒,專輯暴跌到3萬張。張學友差點自暴自棄,幸好關鍵時刻,被王家衛(wèi)拉去拍《旺角卡門》?;仡^發(fā)新專,一曲《只愿一生愛一人》改編自庾澄慶的《讓我一次愛個夠》。這才重回歌壇中心。次年,專輯《情不禁》里的主打歌《每天愛你多一些》,竟在電臺金曲排行榜上雄霸32周,拿了20個周冠。打那時起,在唱歌這件事上,沒人能撼動他地位。
《旺角卡門》是和劉德華一起演的。跟林子祥合作《投奔怒?!窌r,劉德華就對前輩說,自己想唱歌。但他簽約華星,遭遇高層人事變動,一直沒被重點打造。甚至錄好的歌都沒發(fā)。好幾次,他選好歌,結果留給別的歌手,其中就包括張國榮的《為你鐘情》。眼看不紅,天分也不突出,經(jīng)紀人就勸說要不算了,好好演戲吧。連譚詠麟都被請去,求他死了這條心。
可華仔無論如何想唱歌。熬到1990年,他進入寶藝星,發(fā)行《可不可以》。主打歌拿到人生中第一個金曲獎。第二年《愛不完》和《一起走過的日子》大賣了五十多萬張。他一躍成為了歌壇上的一線新星。
劉德華出自演員訓練班,其實黎明也一樣。只不過他來自亞視。
在亞視,黎明混得不怎么樣,不會討好老師,不會曲意逢迎,沒多久就被開除。他參加新秀歌賽拿了季軍,簽約華星出道,唱歌并沒大紅。直到1989年,去臺灣參演《風云時代》,戲紅了,唱的主題曲也紅了。寶麗金見狀,趕忙簽他。隨后推出的《Leon》。林振強、陳少琪、林夕等一眾大咖為他填詞。
這張專輯賣得過于火爆,黎明也迅速躋身一線。
有這三位打底,樂壇已經(jīng)有的看了。彼時,還有一位男歌手,是譚詠麟最看好的李克勤。公開訪談中,譚詠麟笑稱他會是接班人。然而沒想到,關鍵時刻,他遭遇負面新聞,被寶麗金舍棄。一個從TVB舞蹈訓練班出來的郭富城,卻因為跑去臺灣拍了一支摩托車廣告,就實現(xiàn)了彎道超車。
郭富城他爸做金行生意,但他一心跳舞,導致腳受傷,被金行開除。他考入TVB舞蹈訓練班后,在各大MV里伴舞。后來給健美比賽伴舞,被高層選中,加入訓練班拍戲。黎明事業(yè)起飛時,他還是個小演員。
結果一個摩托車廣告一個巧克力廣告拍完,唱片公司拉他去《對你愛不完》,一口氣賣了20萬張。連他的四六分發(fā)型,也引領一時風潮。
就這樣,四個在80年代中期還不怎么顯山露水的男歌手,在1992年接過巨星們手上的交接棒,站在了香港樂壇中心。1991年叱咤樂壇頒獎禮,男歌手的金、銀、銅獎被張學友、劉德華、黎明拿下,郭富城拿下生力軍男歌手銀獎。
第二年十大金曲,他們四個占了七首,剩下的都是女歌手。
連李克勤的代表作《紅日》,都沒能上榜。
到了1993年,更離譜。8首都是他們的。剩下的是黃家駒的絕唱《海闊天空》,和王菲的《執(zhí)迷不悔》。第二年,《忘情水》賣了幾百萬張?!段莿e》橫掃亞洲,直接把張學友送上巔峰,連《時代周刊》都報道了他。
“四大天王”的名號是誰提的,至今已難以考證。
有人說是《東方日報》叫開來的,有人說是邵逸夫一手操辦的,也有人說是修建紅磡體育館的張耀榮給起的,甚至還有人說是譚詠麟欽點的。不過這都無所謂。總而言之,90年代,在TVB、寶麗金、華星等公司的合力打造下,四人雄霸香港樂壇長達十年之久,幾乎拿完了接下來港樂金曲百分之八十的獎項。
雖然不像“譚張爭霸”時期,粉絲彼此大打出手。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的追星族們,還是各有陣營。所以《破壞之王》里,一個老頭大喊“我愛黎明”,被一群少女沖上去狂揍。媒體還是那么愛搞事,專門組織問卷調查,關問大家對“四大天王”誰喜歡更多。媒體和唱片公司,都樂意看到粉絲之間論戰(zhàn)不休,以此激發(fā)他們維護偶像的決心,帶動整個唱片業(yè)銷量。
四大天王之間,并不想事情鬧大。1992年,郭富城就說贊同劉德華取消“封王稱號”,黎明也說稱號無意義。誰都不想惹是非。后一年,張學友拿最佳男歌手,生怕其他幾位的粉絲不開心,邀請另外三位一起唱《朋友》:
“剛入行的時候,經(jīng)歷了一件讓我特別寒心的事情,我看見阿倫(譚詠麟)和Leslie(張國榮)的歌迷在場館里爭吵、鬧場,八年后,當我們四個人同時站在這場上,我希望大家不要再有同樣的事情發(fā)生…”
對整個香港樂壇來說,重點已不在于這幾位的粉絲會不會打架斗毆。是他們在影視、歌曲方面占據(jù)了大量資源,年年包攬十大金曲,壓得其他男歌手氣都喘不上一口。同時代的呂方、許志安、杜德偉、蘇永康,也是參加各大歌賽出道的。但在四大天王的流量巨獸面前,一根拇指都無法撼動。
最慘的當屬李克勤。1993年,他在紅磡開了八場演唱會。等到第二年,舉辦十場,其中一場上座率才三分之一。而那年,張學友在紅磡開了34場,世界巡回一百場。黎明在紅磡辦了26場。劉德華在大陸辦了23場。
演唱會上,李克勤很憂傷地說,自己不會跳,長得也不帥,但是可以等!
這一等,就是好多年。被四大天王光芒掩蓋時,他一度跑去做體育節(jié)目直播,還主持了TVB的音樂節(jié)目《勁歌金曲》。只做主持,并不唱歌。
在香港、內地,四大天王的海報、電影、歌曲,簡直橫掃了大街小巷。少男少女被他們的帥氣吸引,為他們的嗓音狂迷,跟著磁帶哼唱,收集他們的畫片和明信片。整個90年代,他們舉辦超過1600場個人演唱會,唱片的正版銷量,加起來破一億張。還拿了5座金馬獎,4座金像獎。
然而,那也是港樂最后的狂歡。
八
1996年,香港樂壇開始搞原創(chuàng)運動。有追求的音樂人,自發(fā)抵制外來歌曲,想為港樂開創(chuàng)一片新天地??上屡c愿違。香港原創(chuàng)力量,本就不像臺灣那么強。翻唱日本歌翻唱多年,又要面對全亞洲市場,好歌哪兒那么容易出?
為了量產(chǎn),只能降低質量。水準下降后,連香港本土老一代的歌迷都不買賬。為了吸引青少年,滿大街都是同質化的苦情歌。
對港樂面臨的衰敗,黃霑總結道:
行業(yè)短視,翻版猖狂;科技發(fā)達,水平低降;社會老化,歌迷年輕;別人文化,港曲無光;注重包裝,不務正業(yè);產(chǎn)品單一,乏善足陳。
可怕的事接踵而至。內地盜版猖獗,無數(shù)的盜版VCD生產(chǎn)線,向市場供應廉價音樂,打擊都打擊不過來。1997年后,香港唱片銷售額開始走低,到了1998年銷售額連1995年的一半都沒有。一個新人出來,能賣5000張就不錯。
還有更要命的,臺灣那邊,任賢齊先來,緊接著又蹦出周杰倫、五月天。臺灣的原創(chuàng)力有了一統(tǒng)江湖的架勢,打得香港樂壇無力還手。與此同時,內地經(jīng)濟逐漸崛起,也開始對外輸送歌手。香港樂壇的歌手,再也無法睥睨群雄,靠一兩首歌收割兩岸三地的聽眾。香港經(jīng)濟遭遇重創(chuàng)后,電影、電視的影響力也逐年下降,導致歌曲的傳播度收窄。沒錢,人才也跟著流失。
1999年,張學友和黎明宣布放棄“四大天王”稱號,不再參與獎項爭奪。
四大天王時代,正式宣告結束。
那年,香港唱片業(yè)本地銷售額,跌破10億港幣。
此后,雖然各大唱片公司想要扶持新王上位,但不管是帥氣的陳冠希,反叛的謝霆鋒,英俊的古天樂,誰都難以成大事,復制前輩榮光。等到臺灣那邊一個姓周的小眼睛男生R&B出來,這些人加在一起都不夠打的。
慢慢地,這些小天王,一個個隱身的隱身,轉型的轉型。
要論唱歌,只剩下1995年模仿張?zhí)焱醺唠y度唱腔拿下新秀賽冠軍的陳奕迅。
陳醫(yī)生沒趕上好時代。他出道時,香港的唱片業(yè)已走入下坡。至于拿獎,當時四大天王還占著座位。在娛樂版里,人家不叫他歌唱冠軍,而是管他叫“徐濠縈的拍拖對象”。等他起勢時,港樂已不是華語流行的中心。
如此局面,一首《時代曲》,足夠表達其心境:
故事尾聲方進場
別人話遲極了
愿時代仍為我留了座
剩下光景不多
但是你會如何
我也沒有奈何
盼你耐心的安坐
怕以后掌聲未夠是晚多
好在后來,陳奕迅撐了下來,一直撐到2003年《十年》爆紅。此后,香港樂壇的各大獎單上,最佳男歌手被他一個人包攬,一包近十年。
那已是夕陽帶血的殘光了。
那時候,臺灣有周杰倫、五月天、S·H·E、潘瑋柏等各類音樂人涌現(xiàn),內地原創(chuàng)音樂人羽泉、樸樹先后崛起,還有李宇春、張靚穎們等著上臺。
還聊什么港樂呢,還有什么天王呢?
還管誰是歌神呢?
早已是姹紫嫣紅開遍,只剩下斷壁殘垣。
“那年十八,站著如嘍啰”
距離1972年許冠杰在《雙星報喜》舞臺上唱出《就此模樣》,已經(jīng)過去了50多年。半個世紀的光輝里,香港樂壇從粵語流行興起,到十年黃金盛世,再到一個個巨星閃耀,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寂寥、衰落的命運。
一代又一代男歌手,一個又一個被稱為男神的歌王,終究隨時間洪流而去。而對一代又一代聽眾而言,一個個偶像的崛起、消失,一段段旋律的陪伴,是時代的余音,是歲月的詠嘆,也是人生喜怒哀樂的印記。
黃霑寫研究港樂的博士論文,最后提筆說,撰稿之時,常翻聽數(shù)十年的港樂,感覺有時如在昨日,有時卻也恍如隔世,也許,能在這幾十年,親逢其會,作為聽眾,作為作者,投入其中,已算有幸。
末了,還記上他為羅文所撰《強人》的歌詞:
莫記此中得失
不記恨愛相纏
只記共你當年
曾經(jīng)相識過
那何嘗不是你我的心境。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為什么許冠杰開創(chuàng)了粵語流行曲盛世?》,游威
[2]《香江群音之浩然正氣?關正杰》,公孫大舅
[3]《去世整整20年,仍是最妖的歌神》,最愛歷史
[4]《林子祥:豪情還剩一襟晚照》,中國新聞周刊
[5]《向經(jīng)典致敬·譚詠麟》,中國文藝
[6]《夜話港樂2》,何言
[7]《誰制造了四大天王》,三聯(lián)
[8]《粵語流行曲的發(fā)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黃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宅總有理 (ID:zmrben115),作者:宅少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