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暑假不結束,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都會比菜市場更擁擠。
如果暑假不結束,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都會比菜市場更擁擠。
原標題:暑假不結束,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都會比菜市場更擁擠。
大家都知道,黃牛通常是判斷一件事不火的風向標。
現(xiàn)在這個方向標終于越過了山丘,吹過了火車票,演唱會,網紅餐廳…落到博物館里。
最近,任何著名的博物館都只忙兩件事:一是想辦法安頓博物館里的游客,二是打擊倒賣票和預約名額的黃牛。
沒有他的理由,因為想去的人太多了!多了!
△陜歷博協(xié)助警方打擊黃牛團伙。@陜西文物。
雖然近年來博物館在互聯(lián)網上一直很受歡迎,但直到今年,游客們才真正讓這個曾經的高冷景點感受到一點現(xiàn)實主義的震撼。
研究小組的孩子,親子游的父母從全國各地涌來,把原本莊嚴肅穆的展廳擠進了這個暑假最嘈雜的地方。
預約沒有名額,入館排隊長,展品看不見…游客抱怨體驗不佳,工作人員也叫苦連天:
「暑假再也不會結束,全國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將無法支撐!」
免費預約名額,
牛轉手賣幾百塊
如果黃牛們還在演唱會上大賺一筆,沒有人想到他們會突然對“博物館預約名額”的三瓜兩棗感興趣。
但是整個暑假,各大博物館的廣場每天都擠滿了自己搶不到,不得不從黃牛那里買高價票的外國父母。
最近搜狐旅游的一段街訪視頻在網上非常流行,記者在故宮門外問排隊的游客花了多少錢買票。
得到的答案多種多樣:有500元買了三張,有200元買了一張。
最夸張的是一個穿粉色衣服的大姐,甚至直言黃牛給自己定價1200。——
"這個也太貴了,帶孩子到外面看病。"
官方網站將告訴你,博物院大門票的價格是季節(jié)60元,淡季40元。,可以說是物美價廉。
但是隨便在網上搜索一下,動輒就是成人298、兒童198的“套餐”。
詳細信息列表中的描述寫得天花亂墜,不仔細看還以為這個套餐還包含了哪些高貴的增值服務。
結果發(fā)現(xiàn),即使是寫在產品名稱一欄的“人工解釋”也是自選項目——如果你想聽解釋,你必須加錢。
之前有一場演唱會,黃??孔约旱牧α?,把顧客推到大門口;
之后,博物館黃牛退居二線,收錢后直接玩消失。
一位外地母親帶著孩子來旅游,費力地拖著行李箱大書包來到故宮門口,才知道黃牛根本沒有給自己提供購票訂單。
"我現(xiàn)在是退了又退不了,玩不了。"
要說來旅游的父母也不是接盤俠。
為什么要冒險,花高價買黃牛票,是因為真的是靠自己進不去。
盡管國內大部分公共博物館的票價都像白菜一樣低,很多著名的場館甚至不收票,只要你提前預訂。
但是“每天定點搶都搶不到預約名額,這次行程已經訂好了,不花錢買黃牛票還有什么辦法?”
可憐一生不屈不撓的中國父母,熬過了40多個高溫、擁擠的景點,致力于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暑假。
最后還是在這場搶票大戰(zhàn)中崩潰了。
因為博物館今年暑假迫不及待的爆發(fā),很多人甚至發(fā)現(xiàn)場館預約已經卷入了春運高峰火車票的姿態(tài)——沒有提前6。、七天,你就等于自動放棄了這次旅行。
自然,即使掐著點搶,也不一定能成功。
本月初,我們試圖通過西安陜歷博的官方渠道預約。
其他人晚上6點發(fā)布名額,小編就踩著6點進入首頁。
結果愣了十幾次,卻一直面臨著“目前瀏覽人數(shù)較多,請稍后再試”的消息提示。
八分鐘后,消息提示終于消失了——但是票也沒了。
為防止黃牛囤票,近期各大博物館的搶票規(guī)則變得越來越復雜。
舉例來說,陜歷博目前每天有四個固定的投票時間,而湖南博物館則使用了“不定時投票”的大殺手。
但是大概是因為想去的人太多了,結果卻是普通人預約的過程比較麻煩,但是還是搶不到。
一家三口去成都旅游,甚至提前買了從成都到廣漢的動車票,但是直到出行才拿到三星堆的票,最后只能放棄這個安排。
△今年新開的三星堆新館,非?;鸨?。
還有一些父母煞費苦心地想到了一些“冷門”的招數(shù)。
舉例來說,個別博物館有收費參觀的臨時展覽,可以通過購買臨時展覽票來順便參觀主館。
網上甚至有人收集了各大博物館的展覽策略,但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別無選擇,只能要求游客在購買展覽門票之前預約主要博物館的名額。
于是父母又去買了旅行社的講解套餐。
雖然導游的水平不一定比場館自帶的好,但至少可以擠進博物館的大門,這樣等待歷史文化影響的孩子就不會白跑了。
…但是怕錢交了,微信群建成了,對面領隊突然來了一句:
由于近期票源緊張,請父母自行預約喲。
游客越來越多,
博物館快卷瘋了
一般而言,經常出現(xiàn)黃牛的地區(qū),都是主辦方第一次被罵。
但是大家這次破天荒地,對博物館方非常寬容。——因為肉眼可見,按照這個暑假的人流量,那真的是誰也處理不了。
短片中刷出孩子們在高溫下排隊,很多沒有搶到名額的人,甚至有點慶幸自己手速不夠快。
否則大多只有兩個結果:要么被七八個研學團擠死,要么和同樣焦慮的排隊父母一言不發(fā),大打出手。
△"美好的暑假泡湯了,我想回家"
多年來,漢服風格、國潮熱、文創(chuàng)熱,早已將博物館從“土氣景點”捧成網紅。
即使是最喜歡追流行的年輕人,也很受歡迎去博物館打卡,買個文創(chuàng)雪糕,蓋個印章等等。
而且今年暑假,算得上是把這幾年在網上積累的流量和熱度,一股腦子“變現(xiàn)”給那些擔心帶孩子去哪兒玩的父母。
不管怎樣,這樣的景點又可以長知識,又可以打卡發(fā)朋友圈,哪里可以不帶孩子看啊。
于是,一場浩浩蕩蕩的“博物館急行軍”開始了。
基于暑假的旅游網站,、八月份幾個博物館比較流行的城市,與2019年相比,酒店預訂量普遍增加了兩到三倍。
陜歷博,位于今年網絡名人中最大的旅游勝地西安,最早設計的人流量為4000人,目前每日預約名額為12000人。
但是瀏覽預約平臺的數(shù)量——高達60萬,可說難度直接追考公考編。
“越王勾踐劍”是湖北博物館最著名的文物,每天有數(shù)千人同時排隊。
即使勾踐本人想看看自己的劍,也要先在整個樓層排隊繞場一周。
這些著名的場館并不是唯一的火災。
任何一個旅游勝地,如果里面有一個博物館,那么這個暑假的人流量就會翻倍。
最近在南京博物院,連蓋章都要先排隊一個半小時;
與2019年同期相比,河北定州博物館是一個縣級市的博物館,今年7月的接待量增長了186%。
月初,知乎上有一位資深博物館愛好者,建議大家避峰參觀。
"不要總是挑那些最有名的,比如你要去陜歷博還不如去青海博物館,那個叫做門庭冷落。”
下面的評論區(qū):大哥你是哪一年去的?最近青海博物館很容易就不能預約了。
還是避峰呢,現(xiàn)在全國的博物館人流,那都是主推一山比一山高。
事實上,面對蜂擁而至的親子團體和研究團體,博物館已經非常努力地接待了。
工作人員也許心想:剛開始來這里工作就是為了安靜,誰知道現(xiàn)在卷生卷死。
今年二月至今,陜西歷史博物館,從每個星期三延遲關閉,到每個星期天也延遲關閉,再到暑假干脆周一不關閉。
近日,蘇州博物館通過安排員工加班等方式,將閉館時間提高到晚上9點。
農民工的靈魂已經熊熊燃燒,每多一個預約名額,背后都有加班的工作人員在負重前行。
因為游客眾多,解說員不夠,業(yè)務骨干們更是齊頭并進。
山東博物館甚至設立了“館長講解日”,每周二早晨都會派一位館長出現(xiàn)在隨機展廳,充當義務講師。
這個博物館正在努力工作,仿佛在說:
「雖然我的員工不多,地方也不大,但是我有一顆全國游客的心?!?/p>
幸虧,
博物館總是在那里
博物館今年的熱度與暑假親子游的爆炸密切相關,這是一個不言而喻的事實。
最終能夠外出旅游的小學生,在擠滿了各大城市的地鐵、街道之前,當然先擠滿了博物館。
對暑期研學團來說,這些自然帶著“知識”和“眼界”光暈的博物館、科技館,自然是必去之地。
有些學校還會要求孩子們把參觀博物館作為“暑期實踐項目”,參觀回來還要寫觀后感。
對父母來說,當他們不得不在暑假里擠人陪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博物館也算是個好地方了。
大部分票價都很低甚至沒有,而且全天空調充足,溫度涼爽。
場地很大,可以輕松逛一天??梢猿浞纸o孩子“放電”,同時也可以避免景區(qū)間的舟車勞頓。
大型博物館一般都有飲用水,很容易找到廁所,應該算是相當“兒童友好”、“旅游友好”的旅行。
誠然,由于近期各地的博物館實在是一票難求,也難免會有愛好者抱怨這群茫茫游客只是跟風。
很多孩子對那些文物、模型、歷史一點興趣都沒有,反而對展廳外可以旋轉的科普品牌玩得很開心。
盡管是領導孩子“提高知識”,但父母顯然也沒有做好功課。
他說:“去宜昌博物館,銅器的名字和用途都很詳細,結果有孩子問父母這是什么啊?小爸爸:鍋,這也是鍋,那是火鍋。——聽到我腦子里的疑問?!?/p>
一位帶著孩子去長沙玩的網友,不小心弄混了湖南博物館和馬王堆漢墓遺址,可以參觀辛追夫人。
結果沒有看見辛追,回來后悔了好幾天。
“在去的路上,出租車司機一直勸我馬王堆的遺址里什么都沒有。我以為他會把野雞景點賣給我。沒想到別人真的好心勸我?!?/p>
"馬王堆漢墓遺址不在這兒!"
看起來這次旅行花了錢,花了精力,也付出了期待。
但是只收獲了一整天的噪音轟炸,走馬觀花,還有一句孩子的話“再也不會來了”。
但是同樣的,也有網友分享了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的美好經歷:
"他在家里愛恐龍,看見那些古生物的框架簡直是樂瘋了,一天跟我說了三天平常的話。"
歸根結底,博物館比冷清更受歡迎。
或許各大博物館到目前為止也要開始長期適應,習慣于自己由“網紅”轉變?yōu)椤罢婕t”。
比如驗票是否要分流散客和團客?除網上預約外,是否還要開通其他領票渠道?
盡管按照這個暑假的姿態(tài),也許最貼心、最科學的服務還不足以應付如此洶涌的人流。
必然會有許多人搶不到票,排不進隊,最后只能遠遠地看著博物館的大門。
但是對孩子們來說,未來還有很多時間,而且博物館總是在那里。
對喜歡逛博物館的農民工來說,只能再忍一次,很快每個人都可以松一口氣?!?/p>
因為孩子們,馬上就要開學了。回到搜狐,多看看
責任編輯: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