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白馬到底什么時候見底?
假如從2021年的最高點開始,大量的“X茅”早已跌得面目全非,只見底,這話怎么說呢?
事情通常是這樣的。剛開始下跌的時候,他們拍著胸脯說“估值泡沫已經清除”,然后下跌就是充滿信心的“回歸合理估值”,然后下跌就是半信半疑的“跌出低估值的機會”,然后下跌就是充滿疑惑的“估值好像不低”。如果他們繼續(xù)下跌,就會變成“沒有合理的估值”。
當然,與垃圾股不同,這些白馬股終于是各行各業(yè)的龍頭,所以我們不能退出市場。底部可能是明天,也可能要再等兩年。
“X茅”可以參考70年代美國“美麗50”市場,在1973年達到頂峰之后,這些美股白馬的估值從平均值41倍下降到1979年的10倍,持續(xù)了7年。,整個估值消化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歷時一年半,用股價暴跌近50%進行暴力消化。
在此期間,估值跌幅超過股價,從40倍一口氣降至15-20倍的“合理”區(qū)間,是一個去泡的過程;
第2階段,歷時兩年,用超額收益跑輸指數(shù)進行估值震蕩消化。
在此期間,股價總體上仍在上漲,僅跑輸標普500指數(shù),估值也從平均19倍下降到12倍;
第3階段,歷時三年,內部消化股價漲幅低于業(yè)績漲幅。
這個時期股價也在上漲,也跑贏了標普500指數(shù),但是業(yè)績上漲得更好,導致估值從12倍下降到10倍。
從以上三個階段可以看出,美麗50的下跌是簡單地殺死估值市場,年均業(yè)績增長15%,穩(wěn)定到除1975年外,沒有一年以下的兩位數(shù)增長。即使泡沫破裂后,實際利潤增長率也超過了泡沫階段。
即使你在1972年底以41倍估值的高點買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估值,降低了對股價的影響,直到1980年,仍然有10%的收益。
之所以幾年前直接把估值殺到15-20倍的合理范圍,是因為估值還沒有見底,更重要的是,這段時間是美國小盤股科技股的黃金時代,小盤股連續(xù)9年跑贏大盤股。市場風格逆轉,資金繼續(xù)從傳統(tǒng)的美麗50發(fā)展白馬流向小盤股科技股。
白馬在a股的發(fā)展已經跌了兩年多,整體跌幅也達到了50%,之所以沒有見底的跡象,也是因為在此期間,市場風格逐漸轉變?yōu)樾”P股和價值風格。
理解風格逆轉的過程,也是判斷成長白馬見底的一種方法。本文以常見的“價值-成長”風格為例,分析了以下問題:
1. 如何轉移“價值-成長”的風格周期?
2. 當前a股“價值-成長”風格周期處于什么狀態(tài)?
3. “成長→價值和價值→“成長”的轉換有什么不同?
4. 白馬股底部的投資機會現(xiàn)在有沒有增長?
第二,籌碼接收器和風格放大器
假設一個市場只有兩只股票,一只是價值股,另一只是成長股。,基本上價值股的利潤沒有增加,但是利潤穩(wěn)定,分紅好;目前市場給予PE10倍。成長股每年穩(wěn)步增長20%,未來行業(yè)空間大,市場給予PE30倍。
假設投資者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投資者只購買價值股票,估值取決于股息率的合理性。如果估值低,倉位會很高。隨著股票的上漲和股息率的下降,股息率會持續(xù)出售,直到空頭頭寸;
第二類投資者只購買成長股,考慮到PEG的合理性,估值低就是倉位高點,隨著股票的上漲,PE的上漲,直到空頭頭寸都在賣出;
第三類投資者購買兩種股票。,當價值股上漲時買入價值股,當成長股上漲時買入成長股。
很明顯,第一類和第二類投資者都是“估值優(yōu)先”投資者。,在基本面不變的前提下,越漲越賣;第三類投資者是“趨勢優(yōu)先”投資者。,只有在上升趨勢中,才能一路持有。
假定市場處于封閉狀態(tài),沒有資金流入流出,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投資者的整體風險偏好不變,即市場總倉位不變,那么價值股的上漲必然導致成長股的下跌和成長股的上漲,必然導致價值股的下跌。
但是這種蹺蹺板效應是怎樣實現(xiàn)的呢?
在之前的假設中,成長股包括成長風格投資者和趨勢投資者,但沒有價值風格投資者;價值股包括價值風格投資者和趨勢投資者,但沒有成長風格投資者。因此,成長股上漲,價值股下跌的過程,那必然是成長型投資者向趨勢投資者出售股票,同時,趨勢投資者向價值型投資者出售其持有的價值股票。
它實際上是一種自平衡系統(tǒng),在成長股上漲的過程中,上有成長風格投資者的銷售壓力,下有趨勢投資者的承受能力,最終實現(xiàn)估值與趨勢的穩(wěn)定平衡。,價值股票這一端也是如此。在沒有宏觀外部因素影響的情況下,整體上就是風格不明顯的波動行情。趨勢投資者實際上扮演著“籌碼接收者”的角色。
但是,當外部宏觀環(huán)境被打破時,自平衡系統(tǒng)也被打破,趨勢投資者便成了“風格放大器”。
舉例來說,當利率上升時,首先沖擊成長股的估值體系,隨著貼現(xiàn)率的上升和合理估值范圍的下降,股票的下跌并不能增加估值的吸引力。大多數(shù)成長型股票投資者和趨勢投資者仍在不斷出售成長型股票,低吸成長型股票投資者較少,導致成長型股票估值迅速下降。1973-1974年美麗50泡沫破裂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導致的高利率。
另外一方面,高利率對價值股也不利。在2%的利率下,投資者可以接受的股息率底線是3%,但當利率上升到3%時,可接受的股息率下限也上升到4%。在企業(yè)利潤不變的前提下,合理估值將下降25%。
那問題來了,高利率實際上對所有股票都不利,可以,為什么此時價值股反而表現(xiàn)得更好?這些都是趨勢投資者“風格放大器”的功效。
在低利率時代末期,估值高,泡沫猖獗。相比之下,價值股的預期有限,對趨勢交易者的吸引力較弱。在封閉市場的假設下,趨勢交易者將出售價值股,購買成長股,導致成長股加速上漲,價值股上漲落后,甚至不跌反漲。
趨勢投資者就像一個“風格放大器”,也是美麗50和2021年a股“X茅”最終飆升至50-80倍估值的原因。
由于“風格放大器”,大部分成長股的籌碼都落入了趨勢交易者手中,大部分價值股的籌碼都落入了價值投資者手中。
這類籌碼結構一旦遇到宏觀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風格逆轉,整個過程就會相反。由于市場封閉,成長股中的趨勢投資者不惜任何代價出售,他們手中的資金將繼續(xù)流入價值股。雖然價值風格的投資者一漲就賣,但股價不跌反漲,漲得越來越快,這是籌碼加速集中在趨勢交易者手中的表現(xiàn)。
趨勢投資者總是追求市場上最強的風格。只要市場關閉,無論估值有多吸引人,或者已經跌了多少,弱風格都會被拋棄。
因此風格變化的關鍵不在于劣勢風格板塊的估值有多低,跌幅有多慘。,而是要看兩點:
首先,宏觀環(huán)境的變化是否有利于風格的變化;
二是強風格的籌碼結構是否從風格投資者轉移到趨勢投資者手中。
a股的價值風格行情作為成長白馬風格的對立面之一,已經演繹到什么階段?
第三,價值風格全面演繹一年
成長股可以分為長期穩(wěn)定成長股(消費和消費屬性的藥業(yè))和短期快速成長股(技術和高端制造龍頭);價值股票也可分為強周期(大資源產業(yè))和弱周期(公共事業(yè)屬性產業(yè))。
通過利率與經濟周期的相關性,上述四種風格的“增長-價值”周期轉換順序如下:長期穩(wěn)健成長股→短期快速成長股→強周期→弱周期。
2021年,作為成長和價值風格轉變的一年,強勢板塊有兩種,一種是光伏、鋰電池、電瓶車等新能源板塊,另一種是煤炭、有色金屬、化工等各種資源股。而且化工有色金屬等上游環(huán)節(jié)是新能源板塊漲幅最大的,體現(xiàn)在上游。"短期快速成長股→從“成長-價值”到“強周期”的風格轉換。
今年,整個市場風格已經完全轉變?yōu)閮r值,并且是一個弱周期的價值板塊。
在最近250天漲幅最大的行業(yè)中,除了中特估等標準價值板塊,其余都是以AI為主的TMT板塊。,雖然TMT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只成長股,但它是2013~2015年的老黃歷,時至今日,成長不再是TMT板塊的主要組成部分。
由于我國大規(guī)模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今年最強的通信板塊完全轉變?yōu)閺娭芷趦r值風格板塊(這對于理解算率板塊的估值尤為重要)。
因為媒體板塊不包括互聯(lián)網(wǎng),大部分a股都是傳統(tǒng)的影視出版媒體。游戲市場已經非常成熟,增速有所下降,基本屬于價值風格板塊。
a股的計算機板塊其實是各種風格的大雜燴。大部分領先的計算機增長乏力,被困在細分領域,逐漸轉變?yōu)閺娭芷诘膬r值風格。只有一些小市值軟件公司和云計算SAAS,目標市場的商業(yè)模式比較好。、政策空間大的板塊,如信創(chuàng)數(shù)據(jù)元素,被認為是一種增長風格。
電子板塊也是如此,消費電子和一些元器件正從生長向偏周期價值過渡,半導體部分偏周期價值部分偏生長。
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分數(shù)今年有市場計算率(通信設備)、媒體,實際上主要是TMT中的價值風格板塊。
最近一年可謂是一年的價值風格演繹十分極端。,大/中/小成長股指數(shù)下跌-23%/-27%/-25%,而大/中/小成長股指數(shù)下跌-23%/-27%/-25%。 6%/-4%/-6%。
更重要的現(xiàn)象是,具有較強公共事業(yè)屬性的弱周期價值板塊,如電信運營、銀行保險、道路鐵路、電力、出版等,在價值風格內部也逐漸上升。最近,連沒有邏輯的環(huán)保板塊都開始上漲,這意味著從“強周期價值”到“弱周期價值”,價值風格已經演繹。
2021年,成長向價值風格轉變。在此之前,我們也經歷了近一年白馬成長的加速期。我們能否判斷價值風格已經停止?
什么時候改變風格?
如前所述,價值風格的見頂,將會經歷。趨勢投資者購買所有具有價值風格的投資者的籌碼,通常會帶來一輪暴漲或結構性暴漲。
但是價值股和成長股也有幾個不同的特點:
首先,成長股的PE估值取決于兩個波動較大的因素:股價和收益。所以成長股投資者對估值的容忍度比較大,籌碼不容易買到;而且價值股的股息率與股價密切相關,投資者對估值特別敏感,使得價值投資者的賣出信號更加明顯。,在某個板塊,趨勢投資者通常會被原來持有的價值投資者擊倒,類似于今年5月份的銀行股脈沖市場——事實上,銀行股歷史上是脈沖市場。
第二、利率上升期為熊市或平衡市,投資者風險偏好相對較低,包括趨勢投資者,市場本身的強度是有限的,市場的高度和可持續(xù)性不能與增長風格相比。
第三,一開始我假設趨勢投資者不看估值,但其實他們大多并不是完全沒有估值觀念,只是成長股靈活性大,估值考慮不多,但如果是,由于空間和業(yè)績彈性有限,做價值股的趨勢會更多地考慮估值的合理性,同樣會影響市場的高度和持續(xù)性。
因此價值風格通常以脈沖市場輪流出現(xiàn)在多個板塊的方式進行解讀。趨勢投資者反復進出每個板塊,直到價值風格的市場被更靈活的“強周期板塊”全面啟動。
以具有一定公共事業(yè)屬性的弱周期典型價值板塊為例。從2022年10月開始,通信運營商、保險、建筑、游戲、媒體出版、銀行、電影院等板塊相繼出現(xiàn)脈沖市場,但鐵路公路、白色家電、環(huán)保等市場尚未解讀;近年來,幾只主要的“強周期價值股”大幅下跌,與近期商品板塊多品種創(chuàng)新高的強勢不同,具有內部上漲動力。
因此,目前我判斷價值風格的演繹只是相當于2020年9月的成長風格,還沒有達到全面高潮。
當然,最重要的是利率。雖然美聯(lián)儲的加息已經結束,但進入降息周期的預期仍在推遲。這種宏觀環(huán)境不利于成長股,自然更有利于價值股。
在大致判斷了價值股的位置之后,文章終于回到了主題——成長白馬風格的投資機會。
成長白馬何時見底?
市場上有一些關于白馬成長何時見底的主要觀點:
一是有觀點認為,雖然a股發(fā)展白馬目前跌幅與美麗50相似,但估值基本在20-40倍之間,遠高于美麗50最低時的9倍,很難見底。
我認為絕對估值與利率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債券的利率高達14%,遠遠超過了現(xiàn)在。當時整個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最低也達到了PE的7倍,而去年年底的最低點是20倍。此外,中國仍然是低利率,這將持續(xù)很長時間。增長白馬的估值與當前的利率環(huán)境相匹配,不能簡單地將美麗的50底部進行比較。
二是有觀點認為,成長白馬只跌了兩年多,見底時間還沒到。
或者以“美麗50”為例,在過去的八年里,1973-1980泡沫破裂只有三年時間,而且1973年幾乎集中在開頭。、在過去的兩年里,1974估值減少了股票的上漲。,如果在1975年底買入15倍,在接下來的六年里上漲5年,整體上漲100%,持股體驗和復合收益都不錯。
到去年十月和現(xiàn)在,a股白馬已經兩次探底,其中大部分跌幅與“美麗50”第一波相似,即便估值繼續(xù)小幅下跌,在目前的估值水平下,只要選擇業(yè)績持續(xù)增長的目標,仍能獲得超額利潤。
但也有少數(shù),比如茅臺,確實從股價到估值都沒有足夠的下跌,而美麗的50,無論你是什么樣的人,包括可口可樂、吉列、迪士尼,都是從股價對折和估值三折開始的。從這個規(guī)律來看,有些成長白馬還有下跌的空間,但是什么時候下跌,可能需要等待業(yè)績或者行業(yè)出現(xiàn)問題。在這種心態(tài)下,如果業(yè)績沒有問題,股價就永遠不會上漲。
三是有觀點認為,成長白馬主要是受到2021年以后,小盤強于大盤風格的影響,所以逆轉也要看大盤風格。
文章前面只闡述了“價值-成長”的風格層面。風格層面有很多種,大大小小的市場也是一個重要的風格層面。只是影響大小市場風格的宏觀因素比較復雜,所以從“成長-價值”風格周期的層面進行分析。
但是作為一個基本的模型風格轉換的原理是一樣的,有兩種投資者:估值偏好和趨勢偏好。因此,他們需要經過極端的風格解讀和深度的籌碼交換才能回歸。
四是有觀點認為,a股增長白馬的表現(xiàn)分化十分明顯,不能應用“美麗50”。
這種觀點同意,美麗50在接下來的幾年里的業(yè)績增長非常穩(wěn)定,但是在經歷了三年的疫情和經濟增速下降后,a股的“X茅”表現(xiàn)明顯分化。,不僅茅臺、愛爾、片仔癀的表現(xiàn)一直很穩(wěn)定,海天味業(yè)的利潤也在下降,還有TMT白馬龍頭,表現(xiàn)波動很大。
所以核心還是業(yè)績,在經歷了四年多的短跑輸標普500之后,“美麗50”開始了近30年的超額收益之旅,正是這一點,這幾個目標當時被市場看好選擇,反映了市場的預測期,只是一開始演繹的有點急。
本文來自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思想鋼印 (ID:作者:人神共同奮斗,sxgy9999)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