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了600萬信托產品,逾期兌現(xiàn)。
「核心提示」
八月份以來,至少有六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踩雷”中融信托,市場和投資者神經(jīng)緊張,無數(shù)疑問被拋出。
中融信托陷入贖回危機,使市場和投資者神經(jīng)緊張。
商品到期日一個接一個,逾期兌現(xiàn)的陰影出現(xiàn)。上市公司開始發(fā)布踩雷公告,最初隱藏在背后的高凈值投資者也逐漸發(fā)聲。
標普、穆迪最近都表示,國際評級機構,近期事件屬于監(jiān)管部門清理整頓信托行業(yè)遺留。由于受評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對信托行業(yè)的直接開放規(guī)模較小,因此此事件對受評中國金融機構的直接關系可能有限。
但是擔心并沒有減輕。事情發(fā)生了將近一個月,一些投資者告訴豹子變化。目前,金融經(jīng)理的消息稱:“6個月內會有結果?!背讼嘈胚@樣的敘述,投資者似乎沒有其他選擇。
誰踩了雷?
8月22日,a股上市公司先鋒電子(002767).SZ)公告稱,我踩進了中融信托的深坑。據(jù)悉,此次未能按時兌現(xiàn)的信托金額為5000萬元,涉及兩款產品。信托理財收益率為6.1%和7.2%,存續(xù)期為一年,為非保本理財,因此本息可能無法全部兌現(xiàn)。
先鋒電子決定在2022年8月以4億元閑置資金購買金融產品,其中5000萬投資于中融信托。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先鋒電子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41.4萬元,而理財產品的投資收入為914.2萬元,對凈利潤的貢獻相當大。因此,先鋒電子也在公告中表示,中融信托的延期支付可能會影響公司2023年的利潤。
在中融信托雷暴下,上市公司的先鋒電子只是一條小船。
事實上,這已經(jīng)是8月份以來第六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踩雷”中融信托,其他五家公司分別是微光股份、金房能源、金博股份、南都物業(yè)、咸亨國際。此外,安邦電氣、中瑞泰等新三板上市公司也提醒中融相關信托產品逾期兌現(xiàn)風險。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不僅購買了中融信托的金融產品,而且盡管期限很短,但他們仍然無法逃脫延期支付的命運。
Wind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仍有中融信托理財產品,但尚未爆雷的a股上市公司有安利股份、*ST民控等。據(jù)德邦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截至8月13日,已有30家上市公司購買了中融信托商品。而且“幸運者”如玉馬遮陽,公告顯示,2023年1月購買中融信托旗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本金高達1.1億元,3筆財務管理的到期日為2023年6月底,本息全部收回。
在這次中融信托的大地震中,受到的影響遠遠超過上市公司,還有很多高凈值投資者。
一位投資者告訴《豹變》,投資者流傳的信息顯示,目前已有34種商品停止兌現(xiàn),大部分主動管理組合投資的信托產品已經(jīng)停止兌換。此外,許多底層資產在房地產項目中爆炸。
嚴格來說,棉晨并非最適合信托產品的受眾。她非常討厭風險,很少一次性投入這么大的金額。400萬元的投資中融信托,是從北京北五環(huán)出售的房屋中獲得的。這筆錢她本來想給孩子買房子,但是房市遲遲沒有見底,她不敢輕舉妄動,只想給這筆錢暫時找個轉運站。他說:“理財經(jīng)理知道我膽小,所以建議短期6個月。”但是這種投資,實際上是不保本理財。
棉晨說,她今年5月買了這個叫“庚澤1號”的產品,12月到期。8月初,中融停止兌換的消息開始在投資者中傳播。雖然她購買的產品還沒有到期,但這四個月的恐懼幾乎是注定的。她不想樂觀,因為樂觀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失望。
而且嘉豪認為自己沒有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卻已經(jīng)迎來了兩次確定的逾期。"四大財富管理公司購買的7月28日到期,(中融信托)8月6日到期?!八I的兩款產品分別叫中融-助金163和中融-嘉睿1號,每份合同300萬元,回報率7.8%,期限一年,同樣是不保本理財。根據(jù)投資者中流傳的信息,嘉豪告訴《豹變》,當前中融信托只有日享項目、單一目標項目(如政信類),部分工商類和證券類信托仍在正常兌現(xiàn)。
似乎沒有關于為什么停止兌換,什么時候恢復的官方消息,只有理財經(jīng)理和客戶一對一溝通。最新信息是,嘉豪的理財經(jīng)理透露:“中融問題不大,6個月內會有結果?!?/p>
問題早就暴露出來了
中融的爆雷,給投資者和市場留下了無數(shù)的疑問。
中融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是一家老牌信托公司。2009年,中融信托引進經(jīng)緯紡織機作為大股東,為其提供了中央企業(yè)的背景,但本質上仍然是中植集團的重要資金平臺。除信托外,中植還持有保險、期貨、基金等眾多金融牌照,控股或入股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中植集團在加強對民營金控集團的管理后,命運開始大起大落。再加上曾經(jīng)重倉的房地產平臺,中融信托的命運之輪也逐漸旋轉。
截至2022年底,受托管理資產6293.49億元的中融信托存續(xù)信托計劃有1633個。
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投資者,在最后一次購買雷霆商品之前,幾乎都是中融的老客戶。那么,長期認可是如何崩潰的呢?
《豹變》獲得的兩份投資者信托合同顯示,“本信托計劃項下的信托資金主要投資于監(jiān)管部門認可的金融工具或產品”,包括國債、金融債券、公司債券等。這也意味著他們投資的產品不是明確的投資目標,而是資金池產品。這類產品一般會滾動發(fā)行融資,影響不同時期的產品。
此外,由于這種資金池業(yè)務隱藏著巨大的風險,2018年新的資產管理規(guī)定的頒布已經(jīng)約束了它:金融企業(yè)應當獨立管理每個資產管理產品的資金,獨立記賬,獨立核算,不得進行或參與具有滾動發(fā)行、集合運行、分離定價特點的資金池業(yè)務。當時,監(jiān)管部門為新資產管理規(guī)定的實施設定了一個過渡期,隨后由于疫情延長至2021年底。更為重要的是,新的資產管理規(guī)定限制了項目的新增,而這些爆炸性的資金池是股票項目,撤出仍然需要時間。
棉晨和嘉豪都告訴《豹變》,他們和中融的客戶關系已經(jīng)維持了很多年,所以即使他們知道這幾年融資市場不好,他們仍然有理財需求和長期積累的信任,他們仍然可以繼續(xù)投資。然而,他們選擇了期限更短、回報率更低的產品,希望降低風險。
不只是個人投資者,翻看微光股份等上市公司的通知也會發(fā)現(xiàn),這并非他們首次購買中融商品,這并非第一次被推遲。
舉例來說,微光股份購買的“中融-融沛275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起始日為2021年6月30日,最初的期滿日為2022年6月30日。8月份,微光股份公布了展期信息,稱底層資產停止銷售,因此項目沒有達到預期。中融提出了延期還款計劃,將原來的7.2%收益率提高到7.4%。由于疫情的特殊原因,展期計劃特別真誠,或許也促使了這些資金與中融信托的進一步合作。
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數(shù)投資者眼里,中融信托其實是行業(yè)第一梯隊。根據(jù)益信托網(wǎng)的數(shù)據(jù),中融信托連續(xù)兩年在信托公司總資產排名中排名第九,2021年和2022年在公司綜合排名中排名第10和第11。根據(jù)國金證券的分析,從信托資產/凈資產的角度來看,中融信托的杠桿率是行業(yè)平均水平的28倍。
同樣由于這個原因,中融信托危機爆發(fā)后,其它信托公司也將停止兌換的傳聞在市場上蔓延,但隨后都被逐一否定。
結局就像一個盲盒
國金證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中融信托逾期兌現(xiàn)的商品主要是房地產信托和非標產品。比如咸亨國際逾期三大信托產品,底層資產均為房地產項目,中融信托通過股票投資進入,但公司會為其提供質押擔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明股實債”。
根據(jù)中融信托近五年的年度報告,《豹變》發(fā)現(xiàn),2018-2022年間,其投資房地產市場的信托規(guī)模占比一直徘徊在10%至18%之間,沒有明顯的下降趨勢。
疫情期間,房地產行業(yè)嚴重受損,2020年恰好是中融房地產信托規(guī)模最大的一年,占比達到18%。但國金證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這占中融信托的總體比例并不大,非標準信托和標準信托的資金相互獨立隔離,對中融信托的整體影響是可控的。
根據(jù)2022年底發(fā)布的最新年報,中融房地產信托規(guī)模為672.59億元,比例為10.69%;其基礎產業(yè)信托規(guī)模為534.8億元,比例為8.5%,總比例為19.19%。
豹變發(fā)現(xiàn),除了確定底層資產是房地產項目的商品外,許多所謂的“非標準”資金池項目,實際上也投資于房地產目標。比例比如上面提到的微光股份購買,后續(xù)只能延期的“融沛275號”。另一家購買該項目的上市公司塔牌集團透露了更多信息。
《豹變》發(fā)現(xiàn),這筆信托基金實際上投資于一個房地產項目——“南翔新園生活廣場項目”,也有來自相關公司的股權作為質押擔保。
此前,一些信托業(yè)內人士告訴《豹變》,信托參與的房地產項目大多是前融,即房企在從銀行獲得抵押貸款前獲得的融資,一般利率較高,期限較短,與資金池產品的特點相吻合。
除了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項目外,中融信托2022年報還顯示,其4.41%的信托資產投資于證券市場;41.84%的資產投資于行業(yè);32.83%投資于金融企業(yè),另外1.73%投資于其他行業(yè)。
相對樂觀的預期來自研究機構。許多研究報告認為,中融的退出困境將無法蔓延到整個行業(yè)。由于股票基金池業(yè)務仍在減少,國內房地產信托和基礎產業(yè)信托的規(guī)模實際上并不占GDP的比重。中融表達的“六個月”期可能更像是“薛定諤的貓”。沒有人能知道結果是什么,直到開箱的那一天。
如何應對違約項目的風險,不僅是中融信托,也是當前整個行業(yè)的一個關鍵問題。
(根據(jù)受訪者的要求,本文均為化名)
本文來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賬號“豹變”(ID:baobiannews),作者:詹方歌,36氪經(jīng)授權發(fā)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