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妹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賣冬棗,千畝果園一年賣出百萬元
來源丨賣家(微信號:maijiakan)
深秋,北方大地,萬物肅殺,草木枯黃。
山東沾化,50萬畝棗園卻葉綠枝盛,鮮果赭紅光亮滿枝頭,風吹過,飄來陣陣甜香。
民間諺曰“七月青、八月紅、九月的棗兒無蹤影”。但這里的棗不一樣,“寒露至,冬棗熟”,金秋大量上市,初冬依然緊俏,是水果店里的熱銷爆款,價格不菲卻吸引無數(shù)食客。
這里位于黃河三角洲腹地,為“中國冬棗之鄉(xiāng)”,全縣39萬人,30萬人從事冬棗產業(yè)生產經營,其中20萬人更是以棗為生。
劉倩,80后軍嫂,當?shù)厝恕?年前,她承包了千畝棗園,愛上花式吃棗:大如雞蛋的棗或直接啃,或去核炸成棗干。今年冬棗市場行情不錯,劉倩定下了沖擊百萬元的小目標,給自己買了塊2000多元的智能手表,還霸氣喊話老公:喜歡啥,我給你買!
再見北漂,我回村種棗了
11月的傍晚,農家小院里,揀棗女工的笑聲此起彼伏,一歲的萌娃咿呀學語,60歲的老人拿著手機回復買家咨詢,包裝工正將放在框子里的大、中、小果分類搬運、打包發(fā)貨,一派熱鬧景象。
每年10月,冬棗成熟,沾化果農迎來了最忙碌的季節(jié)。今年的收獲季,劉倩比往年更忙。自從9月開了直播,食客不斷涌入嚷著買棗,人多時有40多萬人次觀看。
網店里只有一款產品,四個鏈接,但她要講很多遍,“同是5斤,中大果29元,大果36元,果王60元,短枝二代冬棗128元?!碧嵝奄I家不要拍錯。
創(chuàng)業(yè)4年,她將當?shù)囟瑮椯u到大江南北,每當有買家贊嘆沾化冬棗名不虛傳,羨慕她的千畝果園,她就覺得“這條路選對了”。
從事冬棗生意之前,她在濱州市一家企業(yè)當會計,但總覺得按部就班上班的日子不是想要的生活。后來因為愛人在北京當兵,她辭職去了北京打拼,租住在郊區(qū)的一幢農民房里。
她常常想起老家棗花盛開的季節(jié)。沾化多是鹽堿地,早前,祖輩們守著貧瘠的土地,種不出東西,日子艱難。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業(yè)技術人員偶然發(fā)現(xiàn),當?shù)匕傩辗壳拔莺蠓N的56株“老棗樹”,結出的果子口感清脆尤其好吃,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當?shù)赝寥肋m宜種這種冬棗。由此,冬棗得以大規(guī)模種植,產業(yè)迅速發(fā)展。鄉(xiāng)親們收入增加,生活變好。1998年,沾化縣摘掉了國家貧困縣的帽子,成為山東省最后一個消失的國家級貧困縣。
30多年來,鹽堿地已變成了棗樹林,冬棗為當?shù)貛聿环频慕洕找?。每年秋天,來自全國的冬棗采購商絡繹不絕,價格高時,市場上一斤冬棗能賣到150多元,十年前,棗農人均收入就破萬了。
看著工資單上3000多元的月薪,守著2800元租來的房子,劉倩決定不漂了,北京雖好,不如回家種棗。
喊話老公:想買啥跟我說!
傳統(tǒng)果農坐等上門采購,劉倩用互聯(lián)網思維賣冬棗,開起了網店、做直播、拍短視頻。
2017年,當?shù)匾呀浻胁簧倬€上賣家,產品競爭激烈。如今,僅劉倩所在的村子就有十多家網店。不少掌柜習慣預售模式,冬棗成熟后,采摘發(fā)完貨直接下架產品,刪除鏈接。買家找不到售后,對個頭大小、口感不滿,卻吐槽無門。
劉倩想做口碑生意,每年7~12月打理網店,8、9月上架產品,當季產品售完也不刪除鏈接。有買家對甜度、果型不滿,運輸不可控,個別棗壞掉,她都堅持服務到底,賠償壞棗,安慰客戶,解釋因天氣、溫度等因素,每一批次棗會有口感差異。
她也收到不少“告狀”。60歲的母親對網店生意好奇,學習打字,要當客服。因打字速度慢,常有買家著急,對服務不滿。面對著一連串“親”等互聯(lián)網新詞,老母親也一臉懵:網上的人咋都那么講話!還罵人嘞!
偏偏老母親有死磕到底、一門心思要做好服務的精神,回復不完一個買家絕不回復下一個買家,劉倩哭笑不得。
日子忙碌又快樂,去年,她賣出了40多萬元的棗。生鮮利潤不高,但好在能夠支撐家人生活。劉倩喜歡和家人、鄉(xiāng)親們在一起。愛人休假時,也會到棗園里幫忙。
今年,她估計能賣出一百萬元的冬棗??粗鉂u入佳境,她花2000元買了塊自己喜歡的智能健身手表,還霸氣對老公宣言,想買啥跟我說,我給你買!
真假冬棗之爭
同齡人多遠赴繁華都市闖蕩,暢聊時尚大牌、北漂心酸打拼史,劉倩越來越喜歡在果園、直播間跟粉絲嘮嗑:“早知沾化冬棗美,何必策馬傳荔枝。”
沾化冬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今年預計冬棗產能6億斤,年產值30億元。沾化冬棗研究所所長于洪長曾對媒體表示,沾化冬棗品牌價值55億元。名氣大了后,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不少冒牌冬棗。每年,沾化冬棗成熟前,就有果販將陜西大荔等冬棗當作沾化冬棗,欺騙消費者。
為了保護品牌,沾化冬棗研究所還注冊了商標,獨家授權沾化冬棗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當?shù)毓r銷售沾化產的冬棗時,也會經常跟買家解釋清楚,此沾化冬棗非彼沾化冬棗,但值得一試。
他們還不忘給品牌保衛(wèi)戰(zhàn)助力:大棚種植的口感與露天自然成熟的口感不一樣?!伴偕茨隙鵀殚?,生于淮北而為枳?!闭椿h的冬棗,嘎嘣脆,“百果之王”。
買家需求不一,有人喜歡提前搶鮮吃上大棗,劉倩覺得可以跟買家溝通好,采購當?shù)毓r冬棗,但絕對不能以假充真,拿信任當玩笑。
今年收獲季,她雇了約十個工人,在小院里負責揀棗、發(fā)貨等工作,每人每天開支100~200元。
直播間里,她邊做生意邊當起導游:這里有棵300歲的棗樹王,人稱“棗樹嫡祖”,現(xiàn)在沾化的冬棗樹都是從“棗樹嫡祖”上嫁接而來。
斗轉星移,世事滄桑,老樹歷經磨難依然枝葉繁茂,年年碩果累累,看著一代代人成長。
聲明: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來源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微信搜索關注言商社,并在對話框回復哈佛還可免費獲得哈佛商學院強烈推薦的“經典商業(yè)財經著作100本”+“微粒體商務PPT100份”助你在危機時刻修煉內功,實現(xiàn)逆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