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企業(yè)適合學阿里管理體系?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
來源丨酵母商學院(微信號:yeastbs)
作者丨六一
點擊閱讀原文
“每一層管理者,不要搞太多太花哨的東西,只要能夠掌握最基本的三招,能夠做到及格,就已經很不錯了。"
19年9月10日,馬云揮一揮衣袖,從阿里退休,自信滿滿地說了這樣一句話:“阿里巴巴到今天,已經是良將如云,弓馬殷實。”
“良將”,過去20多年,超過10萬人成為了阿里人,一大批優(yōu)秀的人才投身于各條業(yè)務線中,優(yōu)秀的人才是公司最大的資產,阿里強大的戰(zhàn)斗力歸根結底是人的戰(zhàn)斗力、組織的戰(zhàn)斗力。
“弓馬殷實”指的是一支弓馬嫻熟的隊伍,這兩點反映到阿里,就是其強大的組織能力的體現。20年來,馬云相繼抓住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大數據的戰(zhàn)略機遇,成就橫跨B2B、電商、支付、物流、大文娛、本地生活等多元業(yè)務的阿里商業(yè)帝國。
馬云酷愛中華文化的儒釋道家,借由關明生這一西方“鐵血宰相”之手,將組織夯實、實在能打硬仗,“虛實相生”的組織文化為人贊嘆。
 
20年間,阿里組織伴隨著業(yè)務發(fā)展不斷變化,馬云見招拆招,要把這個很虛的東西描述清楚,是不容易的。
沒有滿足這三點,照搬阿里是不靠譜的
 
不要什么都學阿里,什么樣的企業(yè)適合學阿里,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企業(yè)所處的行業(yè)。行業(yè)天花板要比較高,未來有望做到500億甚至5000億的市值。如果沒有這個前景的話,確實沒必要學阿里這套這么復雜的東西。
第二,企業(yè)要優(yōu)良。具備一定的先進性,比如至少在行業(yè)或者細分領域要排名前三。
第三,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始人一定是正直有擔當的人,就像馬云一樣,真心希望改變社會、承擔責任,而不能只想著喊口號、賺快錢。
如果你的企業(yè)同時具備上述三條,那就可以學阿里整套管理體系。但對于絕大多數沒有達到這三個水平的企業(yè)來說,更需要的是對癥下藥——針對管理上最大的痛點、難點,向阿里取經。
美團聯合創(chuàng)始人王慧文曾說,在所有新經濟企業(yè)中,只有阿里巴巴的組織(能力)是過關的,其他都不及格。
阿里有這樣的神奇效率:如果內部要生成一個業(yè)務,那阿里一個月就能搭出一個100人的團隊,效率如同3D打印一般。
馬云開始也不懂管理,直到……
馬云在一開始,并不是一個天生的管理者,管阿里管得一塌糊涂。那時候夸張到一個新員工加入一周,不知道主管是誰,該向誰匯報。直到關明生加入,阿里才真正開始注重管理者的培養(yǎng)。
 
09年移動互聯網爆發(fā),阿里業(yè)務發(fā)展駛入快車道,人員規(guī)模連年翻番,組織能力卻出現滯后。
 
馬云敏銳地意識到,把管理基礎打牢,組織建設抓好,其實就是“讓豬長出翅膀”的工程?;谏鲜銮闆r,馬云說:”每一層的管理者,不要搞太多太花哨的東西,只要能夠掌握最基本的三招,能夠做到及格,就已經很不錯了。”
馬云基于當時阿里的背景,提出了“腿部、腰部、頭部”管理者的基本功。
 
1.腿部三板斧:Hire&Fire、Team-building、 Get result
① Hire&Fire(招聘和解雇)
是自己的事
招聘或解雇,是老板的事。不論是人才的發(fā)掘還是保留,一定是CEO的第一工程,每一個CEO都蓄水養(yǎng)魚。
 
很多時候,老板們要在會議、培訓,乃至日常,如果遇到適合公司發(fā)展的人,就要去溝通和保持聯系,及時拋出橄欖枝。
 
面對即將進入公司的員工,最后一道面試必須由老板來做,這樣才能保證進入團隊的人是公司需要的人,而不會在過后,和HR抱怨“所招非人”。
 
Train,Remove,Fire
招聘是管理者的事情,解雇也是管理者的事情。
 
在阿里,有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271”制度:所有的員工,每季、每年都要參加業(yè)績、價值觀的雙重考核,部門主管按“271”考核制度,對員工工作表現進行評估:20%超出期望,70%符合期望,10%低于期望。
其中,10%低于期望的員工是沒有年終獎及加薪的,而這個決定是管理者必須做出的。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能做出這樣的處理,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橫平豎直的規(guī)則,在年初的時候就把規(guī)則講清楚;
批評不隔夜,當下屬有狀況時,當下就要批評他,不必害怕打擊員工的積極性,這才是對員工的負責;
時時要有反饋,當下屬沒有犯錯時,需要給到反饋意見,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對事不對人,所有的批評、指正、表揚,都是就他的行為而非人格;
有責任心,作為管理者,做到對團隊成員負責,抱著負責的態(tài)度做決定;
心要仁慈,刀要快
公司一般有兩條線:業(yè)績線和價值觀線。
 
價值觀好、業(yè)績不好的人叫小白兔,如果給機會了還改不了,就要fire。價值觀不好,業(yè)績好的叫野狗,野狗也一定是要fire的。
 
如果在阿里做了三年管理,沒有開除過人,這個管理者基本上是不稱職的;沒有做過“271”考核,則不具備管理能力,但是一定要注意:不教而殺謂之虐。
 
② Team-building(建團隊)
很多公司為了培養(yǎng)人才,可以犧牲一些利潤、一些業(yè)績。但人才都是通過實戰(zhàn)培養(yǎng)出來的,只有經得起業(yè)務考驗的人才,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
 
很多公司認為,今年業(yè)績增長了百分之百,一年下來大家都很累了,明年希望歇一歇,明年增長10%就夠了。但越是高速增長,越要考慮怎樣占領下一個制高點,我們稱之為業(yè)務的推動。
 
當企業(yè)團隊做大后會出現一個狀況:招聘會解決業(yè)務問題。當組織擴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為了儲備人才,可能會招聘大量的員工進來。
 
對于管理者來說,第一件事就是要重新梳理業(yè)務。明確客戶是誰?客戶價值是什么?為什么由你來做?明確了這三個問題后,你才能夠明確業(yè)務主線,安排人員計劃。
③ Get result(拿結果)
只有結果好的過程,才是可以被復制的。
 
對于基層管理者,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可能我還不知道為何要這么做,但是我能夠把這個事兒做好。在這個過程中,能領悟到為什么要這么做,就證明有往前走的能力或潛力了。
 
2.腰部三板斧:懂戰(zhàn)略、搭班子、做導演
① 懂戰(zhàn)略:先懂Why,再說How
理解為什么要做?做的話,對公司的未來有什么作用?未來的價值是什么?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② 搭班子:資源的最佳配置者
企業(yè)中層普遍的困惑是價值感缺失,一方面要聽老板話,一方面要傳遞給一線,開始隔層匯報。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自己的轉化,就會變成一個傳聲筒的角色,失去自我的價值。作為中層管理者,需要有你自己的消化和理解,用對方能夠聽得明白的話去告訴給對方。
 
③ 做導演:產品和服務的擁有者
馬斯諾需求理論的最上層是個人價值的實現,在公司,會有工程師拿著公司最高的薪水,但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把東西給到產品經理,就再也不知道自己的產品去了哪里?他們接觸不到用戶,無法獲得用戶的反饋信息,很容易失去動力。
 
而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讓他去見一下客戶,讓他知道做的這些事情能產生什么樣的客戶價值。
 
3.頭部三板斧:定戰(zhàn)略、造土壤、斷事用人
① 定戰(zhàn)略
 
企業(yè)的成功=戰(zhàn)略*組織能力。一家企業(yè)的產品,一般分為三大類:
 
第一個主營產品,能夠保證你的企業(yè)有營收、能夠活下去;
第二個戰(zhàn)略業(yè)務,預測從未來看現在,看未來3到5年的發(fā)展趨勢而制定的戰(zhàn)略;
 
第三個種子業(yè)務,不知道會不會看好,它可能會花掉你一小部分的錢,做一個種子。
好的戰(zhàn)略一定是熬出來的,選擇錯誤比不選擇要來得更加好。如果你做出的選擇,跑一段時間后發(fā)現錯誤了,就及時停下來,有改正的空間,但如果猶豫不決,往往就會失去了整個先機。
 
② 造土壤
公開透明的制度,穩(wěn)步的增長空間,人才的流動,良好的團隊氛圍和人與人之間的鏈接。
③ 斷事用人
 
做正確的事,而不只是正確地做事。
 
找對人:知人善用,用人所長,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在用人的過程中,不能完全放手,需要進行監(jiān)管或輔導。當公司有了好成績之后,放一些好的信息出去,為未來的人才做一些儲備。
讓平凡人做非凡事,這樣才能被“點燃”
 
衛(wèi)哲曾說,阿里的核心競爭力,是源源不斷地生產干部,生產出一批能干事的人。早期阿里招人非常難,招到的十有八九都是普通人,沒有很高的學歷和資源背景。是什么讓這樣一群平凡的人做出非凡的事呢?靠的是組織能力建設。
如果從百度和阿里各挑10人,進行一對一PK,那阿里的單個員工不一定能勝。但如果讓這10個人共同干一件事,局面會大有不同,阿里這時可能有七成的勝算。
是什么讓10個能力沒有那么強的人合在一起就變強了?這就是文化和組織在發(fā)揮作用,這也是阿里組織能力的神奇之處。
聲明: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來源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微信搜索關注言商社,并在對話框回復哈佛還可免費獲得哈佛商學院強烈推薦的“經典商業(yè)財經著作100本”+“微粒體商務PPT100份”助你在危機時刻修煉內功,實現逆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