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華人夫婦被抄家:資產(chǎn)全被封,這些事企業(yè)家千萬別碰...
來源丨財商要覽(微信號:hjy3456)
作者丨h(huán)jy3456
點擊閱讀原文
01,華人夫妻被抄家
定居在澳大利亞的48歲華人女子邵昭惠(Zhao Hui Shao,音譯),和她的丈夫Eric Wang收到了澳洲稅務局的指控。
作為償還債務的一部分,稅務部門已成功向法院申請財產(chǎn)凍結的請求。隨后,法院直接頒布資產(chǎn)凍結令:
凍結2人名下11個銀行賬號、總價值$1100萬澳元的房產(chǎn)!
這些房產(chǎn)總共有3處,其中一處位于悉尼Ingleside的房產(chǎn)五臥四衛(wèi),占地3公頃,估價至少650萬澳元。
然而據(jù)透露,即便是在凍結之后,這對華人夫婦,至少還有價值$800萬澳元的其他房產(chǎn)!
在這個過程中,稅務部門核查了2人的財務狀況:他們連續(xù)12年,申報收入遠低于實際收入!總共欠稅逃稅3170多萬澳元!
2人和一家名為Hisun Rubber的公司有著“大額”資金往來,而這家公司的股東和董事正是Eric Wang。
法官表示,夫妻2人和一家名為Hisun Rubber的公司之間發(fā)生了“大量”資金轉移。Eric Wang正是這家公司的唯一董事和股東。
調查還顯示,Eric Wang近期采取措施,將他此前擁有的資產(chǎn)轉移,于2020年4月將幾處住宅,以及于2020年1月將公司權益無償轉移給了Zhao Hui Shao。
Shao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說:“顯然我有很多話想說,只是不是在這個階段。我們正在得到專業(yè)的建議。”
02,設空殼公司轉移資金逃稅
華人在美國偷逃稅款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了,像在一些華人區(qū)里,經(jīng)常會有華人店鋪不接受刷卡,只收現(xiàn)金,很多都是在逃稅。
在新澤西的兩名華男就因為用空殼公司來轉移利潤,偷逃稅款被起訴了。
經(jīng)檢方提交的文件顯示,71歲的張先生(Albert Chang,音譯)和54歲的傅先生(Michael Q. Fu,音譯),兩人在新澤西州Dayton市共同擁有和經(jīng)營一家“聯(lián)合產(chǎn)品和儀器”公司(UNICO),該公司于1991年成立,主要從事醫(yī)療用顯微鏡和離心機的銷售和出口業(yè)務。
張和傅兩人的逃稅計劃是,首先在中國注冊了名為“行動塔”(Action Towers)和“臺式實驗室”(Bench Top Laboratories)的兩家空殼公司,然后把美國UNICO公司的盈利轉移到中國空殼公司的銀行賬戶上,在UNICO公司的納稅申報表中扣除所轉移的資金,虛報為銷售或傭金等成本。
其次,張和傅還在香港注冊了一家名為“上海電氣”(Shanghai Electric)的公司,通過拉高發(fā)票金額5%的做法,讓UNICO 超額付款給香港公司,香港公司再將超額款項電匯到他們在中國的賬戶上,用于他們的個人開銷。而在他們的聯(lián)邦所得稅申報表中,聲稱他們沒有收入,從而逃避交稅。
張少報收入155萬9,200美元,逃避應繳稅款23萬7,064美元;傅少報收入157萬美元,逃避應繳稅款32萬1,141美元。
檢方查明,在過去多年,他倆少報收入三百一十多萬美元,逃避應繳稅款近五十六萬美元。法院最終分別判這兩名華男入獄21個月和37個月,兩人除坐牢外,還需繳交數(shù)倍于逃稅額的罰款。
03,朋友圈私下?lián)Q匯被FBI盯上
除了這些事件以外,一些在美國的華人生活上為了圖方便,和朋友家人私下?lián)Q匯!在各種群、朋友圈內,這樣的行為比比皆是。
據(jù)早前報道,一位中國的網(wǎng)友任先生(化名)想要在美國購買一套住房,通過上網(wǎng)選好了一棟在南加州的房子。
他需要支付30萬美元的房款,可他手里只有人民幣現(xiàn)金。本來政策只允許一個中國人一年兌換5萬美元,但隨著近一段時間外匯管制的緊縮,5萬美元的兌換成為了“過去式”。
就在任先生急著用錢的時候,有人出主意說可以嘗試在美國找朋友,他說:““你把等值的人民幣存入朋友在中國的銀行賬號,然后你在美國開立一個美元賬號,讓朋友把30萬美元存入你的美元賬號。"
任先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于是,他在微信群里尋找美國“朋友”幫忙,一位家住洛杉磯的美國華人梅先生(化名)表示愿意合作,但條件是匯率要比市場價高一些。
任先生覺得對方的要求并不過分,但為了慎重起見,任先生沒有一次性兌換30萬美元,而是分3次進行,一次10萬美元。
兩人在洛杉磯某酒店見面后,梅先生如約交給他10萬美元。任先生滿心歡喜地開車去銀行,準備把這第一筆交易存入自己的美元賬戶。
可半路幾輛警車攔住了他前往銀行的去路。便衣警察來到他的駕駛位,第一句話就要求他打開存放10萬美元的后備箱。
任先生立刻意識到整個交易從一開始就被警方盯上,但沒辦法,他只能乖乖地打開后備箱,眼睜睜地看著警方把10萬美元沒收。
探員給他一張收據(jù),要求他按照上面的地址在指定的時間到警局“說清楚美元的來路,除非他能證明這10萬美元是干凈的,否則這筆錢將被美國政府沒收不說,他還可能因為涉嫌”洗錢罪”被檢方起訴。
所以有時候幫朋友換錢的一個小忙,也許就是在變相地違法犯罪。
這種事情,以后可千萬不能再做了...
不管是國內朋友也好,還是美國的華人也好,偷稅漏稅和洗錢行為,絕對不能亂碰...
就連朋友圈換匯的小事,也千萬不要鉆法律的空子!
聲明:圖文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及來源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微信搜索關注言商社,并在對話框回復哈佛還可免費獲得哈佛商學院強烈推薦的“經(jīng)典商業(yè)財經(jīng)著作100本”+“微粒體商務PPT100份”助你在危機時刻修煉內功,實現(xiàn)逆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