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必讀】員工把工作當作“打工”還是“事業(yè)”的10大區(qū)別
來源丨領導者管理筆記(ID:GoToLead)
作者丨Officevibe
點擊閱讀原文
領導者說:
通常為別人打工叫工作,為自己做事叫事業(yè)。這指的不是被雇傭和自己開公司的區(qū)別,而是從事一份工作時的心態(tài)和態(tài)度差異。
01
短期VS長期
打工:短期心態(tài),重視眼前利益;
事業(yè):長期心態(tài),思考全局。
首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的員工是短期心態(tài)還是長期心態(tài)?
如果你的員工是帶著短期心態(tài)去工作,抱著這里干不好就去別處干的想法,他就很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很可能不會有什么改變大局的好策略,因為他整個心態(tài)就不對,他的心態(tài)并沒有把這個工作當做一份自己的事情來做。
而事業(yè)心態(tài)的人,一定會努力做好手頭的事情,all in,且會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02
緩慢成長VS專業(yè)成長
打工:容易進入瓶頸期,緩慢成長;
事業(yè):快速的專業(yè)成長。
一旦員工在工作中達到階段性的頂點或者進入發(fā)展瓶頸期,他們通常會開始變得沒有方向,開始變得閑散和失去動力。
如果員工在一家喜歡的機構工作,他的付出會得到公司的幫助,公司會幫助他一點點越過瓶頸。有事業(yè)心的人,會努力提升專業(yè)水平,希望為公司改善能力,獲得成長,并以此為目標。
但只是應付一份工作的人,遇到瓶頸,最大的可能就是如同職場跳蚤一般,遇到瓶頸就跳槽。一般也不會太介意想要取得多大的突破。工作能力的改善始終沒有被提上議程,他很難在專業(yè)上有長足的進步。因為他只是把它當作一份工作,你也沒有足夠動力去突破瓶頸。
03
獲取金錢VS獲取經驗
打工:關注金錢;
事業(yè):關注經驗。
如果員工只是在做一份工作,就不會以獲得經驗為首要目標,他很可能覺得周圍的同事沒有一個人值得學習,領導也都是傻逼,他只是把這份工作視為生活的所需。
如果員工把現(xiàn)在做的事當成事業(yè),更關心的不是下個月的薪水,而是做好事情的同時提升自己,和一同共事的關鍵導師保持長期關系,積累職場做事做人的經驗。金錢反倒成了其次。
04
及格就好VS追求卓越
打工:差不多就好;
事業(yè):全身心投入,追求卓越。
當員工在做著一份并不太在意的工作時,他對自己的要求就差不多就行了。但如果是一份事業(yè),他們就會不斷要求自己超越平均水平,追求卓越。
當員工真正投入的時候,他們其實并不在意和計較多干點活,事實上,他們可能壓根都察覺不到。他們做這些事很快樂,因為他們希望這個公司能成功,如果公司成功了,他們會覺得自己也就成功了。
05
苦臉下班VS笑臉下班
打工:悶悶不樂,厭惡工作;
事業(yè):享受工作,充滿信心。
我常聽到人們談論他們的工作,通常就是兩個極端——要么很厭惡,要么很享受。
當然,當員工為一份事業(yè)奮斗時,肯定會有糟糕的日子,但絕大多數(shù)時候,他們一定是開開心心地下班,因為他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成績,而且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如果只是工作而已,員工很可能每天下班都悶悶不樂,因為很身心很疲累,且沒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抱怨自己為啥工作那么多,馬上要趕著去喝點酒(很可能最后會喝很多)。對工作和公司都有厭惡感。
06
害怕周一VS喜迎周一
打工:害怕煎熬;
事業(yè):充滿活力。
星期一這個時間很微妙,周一是檢測一個人職場狀態(tài)最好的時間——絕對不是大多數(shù)人每周最喜歡的時間段。
如果員工只是打份工,周一早餐和周日夜晚是他們最難熬的時候。
但當員工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時,他們的周一多半像打了雞血一樣,因為是個全新的開始,他們想讓新的一周變得高產又高效。
07
對公司文化無感VS與公司文化保持一致
打工:并不關注自身價值觀是否與公司文化契合;
事業(yè):價值觀與公司文化緊密契合。
當員工的價值觀與公司價值觀吻合時,這就達到了所謂的文化契合(culture fit)。
員工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時,并不一定意味著你不認同公司的價值觀,只是他們并不怎么在乎它們是否和自己的價值觀契合。
但當員工的價值觀和公司緊密契合時,他們就會由此多了層對公司品牌的情感紐帶,這會讓他們工作起來更投入,甚至不計回報。
08
準備找下一份工作VS準備再上一個臺階
打工: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準備找下家上;
事業(yè):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打造個人品牌、建立連接和邁上新的臺階上。
當員工在干一份自己并不開心的工作時,大多數(shù)時間里他們其實花在了找下一份工作上。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他們在公司的行徑多半看起來有點鬼鬼祟祟,也會無心與當前的工作,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但關鍵是,用這種方式去消耗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毫無價值。
如果員工已經確立了事業(yè)目標,他們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打造個人聲譽、建立協(xié)作關系和升職成長的臺階
09
時間過得很慢VS每天時間不夠用
打工:無聊,時間過得很慢;
事業(yè):充實,時間不夠用。
只是打份工的話,員工每天可能是刷著微博和朋友圈,數(shù)著下班時間過日子,打發(fā)時間,然后混到下班。他們感覺日子會過得很慢,感覺時間像靜止了一樣,沒有激情和趣味性;
相反,為事業(yè)打拼的話,員工會覺得時間根本不夠用,簡直是時光飛逝。
10
一段折磨VS一段旅程
打工:上一份工作=痛苦不堪的回憶;
事業(yè):一段寶貴的旅程。
只是打份工的話,公司對員工來說無異于一場折磨,會覺得上一份工作充滿了痛苦不堪的會議,除了痛苦、埋怨沒有任何收獲。每天忍受著KPI的壓力和領導的指責,累覺不愛。
但如果當成事業(yè),職場是一段旅程,完成每一項工作,都會收獲愉悅,會覺得每一段經歷都是一段寶貴的旅程。
問題來了,你團隊的同事是做著一份工作還是干著一項事業(yè)?
免責聲明:文中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不代表本APP立場,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