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創(chuàng)辦三家上市公司,郭為最痛的領悟:管不好時間,就管不好任何事
時間是一種稀缺資源,不可逆,不可再生。
錢沒了,可以去借,人才和技術沒了,可以去買,但唯獨時間,過去了就不可能再回來。商機也是如此,錯過了就等于失去了。
這段話來自神州數(shù)碼董事長郭為。
今年60歲的郭為曾經(jīng)是聯(lián)想少帥之一。2000年原聯(lián)想集團一分為二,創(chuàng)始人柳傳志將電腦業(yè)務(聯(lián)想系)交給了楊元慶,郭為則成為IT分銷和服務業(yè)務(神州系)的領軍人。
目前,“神州系”旗下已經(jīng)有三家上市公司(神州控股、神州數(shù)碼和神州信息),總市值過千億。
郭為寫過兩本書,《數(shù)字化的力量》是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的必讀書,新書《時間的力量》則是從時間管理的維度,幫助CEO提升戰(zhàn)略管理能力和領導力。
企業(yè)需要理解時間的力量,個人也一樣。郭為說,生命的質量在于時間管理。有哲人甚至說,管理時間是人生的終極技能。
以下內容來自郭為與創(chuàng)業(yè)酵母創(chuàng)始人張麗俊的直播交流。
管不好時間,
就管不好任何事
時間對于每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有人把時間當成奢侈品,有人把時間當成垃圾,棄之如履。
對于企業(yè)而言,時間管理,是一門必修課。
時間是一種稀缺的資源,不可逆,不可再生。
錢沒了,你可以去借,人才和技術沒了,你可以購買,但唯獨時間,過去了就不可能再回來。商場如戰(zhàn)場,很重要一點就是商機。如果你錯過了就抓不住了。
任何一家企業(yè),都是一個組織,組織是由很多人組成的,每個人的時間的側重點都會不一樣。管理企業(y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讓大家步調一致,產(chǎn)生共鳴,產(chǎn)生共振。這個時候,團隊才會有力量。
經(jīng)營企業(yè),如果我們不做好時間管理,我們就沒有辦法來協(xié)同大家的時間去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我們只有把時間管理好了,企業(yè)成功的概率才會變大。
對個體而言,生命的質量,在于時間管理。
時間之于人生的意義在于,你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面,做出無限的事情。
我記得泰戈爾說過,人生其實是有3條命。
第一條命,是肉體的命。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管我們最后活了多少歲,這個時間是有限的。
第二條命,是智慧的命。智慧的命就是心智。人區(qū)別于動物一個很重要的差別就是有心智。我們很聰明、很智慧,對很多問題有很深入的思考,并且能去實踐它,在實踐中又能夠悟到一些東西。
第三條命,是使命。我相信每個人誕生的時候,都是帶著使命來的。企業(yè)家的使命是什么?實際上就是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
很多年前,“兩彈一星”的元勛、中國科學院的老院長周光召院士在跟我們這些青年企業(yè)家交流的時候,他講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說,一個企業(yè)不僅僅要成為一個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也要成為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作為企業(yè)家,我們要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哪怕做的是簡單的事情都沒有關系。當我們帶著使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會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拉條子,做好重要的20%
時間管理是如此重要。那,該如何管理好時間呢?
任何的事情都會有輕重緩急,我們首先要學會“拉條子”。
所謂的拉條子,就是我們要把所有要做的事情,按照周、月、季度、年度全部都拉出來。可能有幾十條,上百條的事項。
接著,我們要找到最重要的20%。二八法則告訴我們,要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少數(shù)事情上,才能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
所以,我們要確定最重要的事情,公司一年只有一項重點工作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那也不要超過5條,超過5條就不叫重點工作了。
這個重點工作,一定是大家共識的結果。大多數(shù)企業(yè),往往是老板覺得這個事情是很重要的,然后所有人就這么干了。但問題在于,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為什么非得這么做,那這樣最后的執(zhí)行力一定會下降。
因此,重點工作,一定是集體討論,達成共識的結果。
一年的重點工作定下來后,我們要進行拆分,把它分解到每個季度、每個月。
這時候,我們還可以繼續(xù)“拉條子”,確定重要的事項。
然后,我們要在二八法則的基礎上,用四象限區(qū)分事情的輕重緩急。
哪些是重要緊急的事情?比如重要客戶的拜訪;哪些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比如戰(zhàn)略規(guī)劃、人才培養(yǎng),等等。
確定了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之后,我們要將不同類別的事情填寫到日程表中,在時間的維度統(tǒng)籌所有的事項,一項一項地去完成。
最后,要做總結和復盤。每個周做的怎么樣?每個月做的怎么樣?每個季度做的怎么樣?從結果、過程和方法策略等維度進行復盤,不斷迭代,精進。
戰(zhàn)略,是最重要的1%
做時間管理,要把握最重要的20%,但如果從對企業(yè)的重要性來衡量的話,戰(zhàn)略管理是最重要的1%。
那,怎么來制定戰(zhàn)略呢?我們有一套戰(zhàn)略規(guī)劃的工具——“水壩圖”。
水壩圖,顧名思義,這個圖像一個水壩。它是由三個部分組成:
左邊,是對未來的假設,就是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機會在哪里,風險在哪里,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事情;
中間,是我們做這件事情,所擁有的競爭優(yōu)勢。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優(yōu)勢資源是什么?核心能力是什么,這是面向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的基礎。
右邊,是為了完成這樣的目標,基于假設和能力,我們需要補充的短板是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關鍵舉措需要明確。
通過水壩圖,我們就對競爭領域就有了一個清晰的定義,也會明確在哪個領域和別人競爭。
以神州信息為例,我們是做金融科技的,為銀行提供服務。那我們首先要假設未來這個領域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今天我們做金融科技,有兩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
第一個,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所以整個科技的底座要我們自己來掌握,自主可控。
第二個,金融的本質是要服務于實體經(jīng)濟。所以,在今天在數(shù)字化的時候,怎么把場景金融和銀行結合起來,是非常重要的。
這就是我們對未來的假設。在這個假設前提下,我們再看看我們的積累是什么。
我們過去服務了很多家銀行,做了很多銀行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和數(shù)據(jù)怎么結合在一起?怎么重構我們的這個解決方案,進而形成我們的競爭力?這就是我們需要深度分析的問題。
這些分析,需要在我們的領導班子里面來討論。因為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我們要通過討論,達成戰(zhàn)略共識。
如果沒有共識,這個團隊是沒有力量的。
所以,戰(zhàn)略實際上是一個劇本,整個企業(yè)的經(jīng)營是集體創(chuàng)作的過程,好劇本需要反復打磨,戰(zhàn)略也需要反復迭代。
領導力從何而來?
戰(zhàn)略落地,就一定要發(fā)揮組織的力量。組織的力量在于共鳴和共振。
我們在學物理學的時候,通常會講這樣一個故事:一群士兵在過橋的時候,由于他們同步走,最后把這個橋震塌了,這就是一種共振的現(xiàn)象。
而組織的戰(zhàn)斗力,就來自于高度的共鳴、共振。
如何做到這一點?其實時間管理就是一個抓手。
很多時候,企業(yè)在定下目標之后,各個高管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的事情,這就把整個公司的目標忘掉了。
好的公司,會從時間的維度進行反復的檢查,確保步調的一致,確保每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大家目標的一致性。
組織的一致性在企業(yè)中的直接體現(xiàn)是領導力的提升。
領導力從何而來?
領導力不是簡單的服從,而是帶領大家到共同要去的地方。
在《時間的力量》這本書里,我歸納了領導力四要素的模型:
領導力=勢能×傳導×機制×紀律。
我以“勢能”為例。領導力的勢能在于,能夠帶領團隊,去相信“相信的力量”。
那,如何做到相信?
這就要求領導者要具有洞察力。在做戰(zhàn)略的時候,我們要有一個對未來的假設,這個假設如何準確地符合現(xiàn)實呢?考驗的就是領導者的洞察力。那些成功的企業(yè)家,都有著極其敏銳的洞察力,能夠看見別人沒有看見的東西。
一群人信仰一致,文化一致,其基礎就建立在領導人對未來有前瞻性的認知。
如果永遠是Me too,別人開飯館,你也開飯館,別人賣軟件,你也賣軟件,沒有走在時代的前面,提前去布局,那就沒有辦法來領導這個組織,也不可能具有領導力。
對組織變革的幾點體會
變革,是每家企業(yè)的宿命。神州數(shù)碼成立23年來,從邊緣走向主流,從主流走向前沿,每上一個臺階其實都是一次變革。
對于變革,我有幾點很深刻的體會:
第一個,共識的力量。我們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共識就是相信,沒有共識,沒有相信,所有的變革都會失敗。
共識是自上而下的,一開始要讓領導班子達成共識,之后要讓所有參與變革的人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第二個,要找到成功的樣板。參與變革的人成功了,別人就會去學,就會相信。
比如,我們最早做ERP,ERP太復雜了,很多的財務人員都不愿意去做。后來,做了ERP的人都被提拔了,都被重用了。那其他人就會覺得,凡是參與變革的人,就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他們也就愿意進行變革了。
一般而言,有意愿變革的人,是具有領導力的。因為他們的洞察力比別人強,看得更遠,他們也敢于吃苦,有攻堅克難的勇氣。
當然,任何的一次變革,都免不了有炮灰的存在。炮灰怎么辦呢?
一部分炮灰,我們要給他“降落傘”,要有安全保障。
因為,他確實不具備這種能力,但是他有勇氣去響應公司號召,去做新事物。那他就算沒有做成,我們也可以讓他回去做他更擅長的事情。這個是很重要的,否則大家沒有后路,就沒有人敢沖刺了。
還有一部分炮灰,他雖然有意愿,但是一種投機的行為。
這種炮灰,最后只能是被淘汰掉。
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
做企業(yè),十分辛苦,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
而時間管理,能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幸福指數(shù)。
我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個階段,因為嚴重的脊椎疼痛,導致我不能躺下來睡覺,只能側著身子睡覺,一動就醒,幾乎每天只能有一兩個小時的睡眠。
沒辦法,我只能強迫自己休息,放下手中的工作。我發(fā)現(xiàn),雖然放下手中工作肯定會出現(xiàn)一些狀況,但是都比我想的要好,沒有想象中那么糟。也就是說,這個企業(yè)當我不是天天守護它的時候,它也是可以運轉的,只是沒有達到我的要求而已。
那時候,我看泰戈爾的書,看康德的書,就在想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這也是我在寫《時間的力量》這本書一直在思考的東西。
那,怎么讓時間更有效呢?我就開始在公司里面實踐,邊實踐邊總結。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寫周報,一開始我是自己用來管理時間的,沒有強制大家去寫。周報是什么格式,應該怎么做,我也沒譜。所以,我就不斷寫,不斷迭代。
通過周報,我們記錄了這一周我們干了什么,也思考下周要做什么,拉條子,把它們列出來。拉完之后,再填寫到每一天的日程里面。別人看了我的周報,也知道我這個時間段做什么事情,能更好地做協(xié)同。
比如,周一我要開例會,在例會上做商機的Review。大家看了我周報,就會提前做好準備,讓會議更高效。
當然,我也能看見下屬的周報,我還能看見下面兩層三層,甚至看到我們最一線的員工每天都干什么。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做時間管理是被逼出來的,因為我要改變我這個痛苦的局面,讓自己的幸福指數(shù)提高,讓生活更有意義。
幸福,是在不同維度累加獲得的,而不是用單一指標來衡量的。
工作和生活,在我們的人生中處于不同維度,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只有同時提高這兩者的品質,才能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一個人管不好時間,就管不好任何事情。我們管理自己的時間,目的是為了追求人生的幸福指數(shù)。工作是一陣子,生活是一輩子。所以,永遠不要忘了留一部分時間給家人;留一部分時間給休息;留一部分時間給健康;留一部分時間給思考。
當我們能管理好自己時間,堅持去花時間做真正有價值,能帶來高效能的事情,才是真正理解、掌握時間的力量。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