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一個價值稀缺的人?
稀缺性是什么?
第一,稀缺并非我所說的稀缺,我是稀缺的。
稀缺性一定是市場對你的評價。外面貼在你身上的標簽是你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結果。然后這件事或者結果有一個大家都認可的一般定價標準。
稀缺性必須明碼標價,而不是張口就來。它有一套業(yè)內(nèi)常見的價值計算邏輯。同時,它會隨著你周圍的動態(tài)環(huán)境而變化,隨著你接觸的圈子而變化。
超市里一瓶礦泉水并不稀缺,但在沙漠里卻很稀缺。對于辦公室里的白領來說并不稀缺,對于戰(zhàn)爭地區(qū)的難民來說也是如此。
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價值稀缺的人,首先要了解創(chuàng)造稀缺背后的底層邏輯。 這里有兩個維度,今天簡單拆解一下。
首先,是你所處的位置是否足夠稀缺。
別搞混了,不是你的能力和價值是否足夠稀缺,這是后話,還沒有到這個階段。
更為重要的前提是,此時此刻你所處的位置,在整個價值生產(chǎn)鏈中扮演著什么角色,這個角色是否起著關鍵作用。
舉個例子。
工廠裝配線上的裝配工人,即使他的裝配技術再精湛,工作效率再高,也不夠稀缺。
因為工人創(chuàng)造的價值天花板非常明顯,就是對經(jīng)手產(chǎn)品的質量負責。
你們認為這很重要嗎?這很重要,但是你們認為這很重要,沒有。
因為光是安裝好產(chǎn)品,做好質量控制,根本撐不起這么大的工廠,撐不起這么大的生意。
要做好一項業(yè)務,除了產(chǎn)品的質量控制,還有R&D、設計、銷售、物流、物流等因素的影響。
它是一個整體,而非一個單一的點。單一點創(chuàng)造的價值大概只有幾元,而整個局的市值卻可以超過千萬。
工人們覺得他們的價格很高,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一個商業(yè)大局的概念。它創(chuàng)造的價值,只是整個生產(chǎn)過程的一部分。
那么誰更稀缺呢?
就是老板,或者更嚴謹?shù)卣f,就是這個處于老板位置的人。
為什么這個位置比較稀缺,因為老板是所有業(yè)務的交易者。
老板要籌集資金建廠,老板要打通各行各業(yè)的關系,保證后勤。老板要開拓經(jīng)銷商的網(wǎng)絡開發(fā)客戶,老板要做很多工作,保證這項業(yè)務長期穩(wěn)定運行。
我不是在幫老板說話,而是在老板的位置上,這決定了你在價值鏈中的生態(tài)位置,你的責任和義務,但也有好處。
這就是放在任何行業(yè)的原因。
只有老板對整個業(yè)務的結果負責,工人只能對部分結果負責。 工廠倒閉了,工人還可以去別的工廠上班,老板卻要承擔一無所有的破產(chǎn)清算風險。
因此,即使工人雕刻產(chǎn)品也沒有用,也不能高價出售,因為其他地方的這個位置,價值上限非常低。
正因為如此,在利潤分配時,老板拿大頭,工人拿小頭,老板拿分紅,工人拿工資。
那不是誰努力誰就更有價值的問題,如果這樣想,說明做生意還沒有概念。
資本類游戲中,誰負責,誰對最終結果負責,誰就更稀缺,誰就應該拿大頭。
所以什么是啟示?
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去更加重要的【位置】。
注意, 這一職位并不一定是很高的title或社會地位,但是必須能夠掌握某些資源,某些信息差異,某些獨家渠道。
你的位置是別人羨慕的,別人想從你的位置上分一杯羹。他們都需要你在這個位置手中的權力和資源,所以你足夠稀缺。
舉個極端的例子,政府機構看大門的人已經(jīng)夠不重要了,但是他最了解領導的日常作息時間。這種信息差異有時非常有用。
例如,為什么許多公司的采購比總經(jīng)理還要糟糕?購買掌握了什么,可以決定什么?想想這背后的原因。
首先,位置比努力更重要。
第二個思維維度的稀缺性,是誰認為你稀缺,這同樣重要。
只有對的人說你稀缺你才稀缺,錯的人說你稀缺說破天沒用。
那誰是對的人呢?
記住,只有兩種,第一種是足夠專業(yè)的權威,第二種是對你有需求的用戶。
職業(yè)權威的作用是幫助你背誦,幫助你做介紹,幫助你鏈接更高維度的資源和人脈,擴大你的市場網(wǎng)絡。
顧客的作用是實現(xiàn)你。他們愿意為你支付高于行業(yè)平均價格的高溢價,幫助你獲得聲譽,影響更多有需求的人,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你的忠實粉絲。
能夠做到這兩點,你就會在這一領域站穩(wěn)腳跟。
而且這兩點都和一個詞有關,叫做“替代成本”。
或者,也就是說,做這件事是不是非你不可,別人能不能做,別人做得比你好,收費是否比你貴。
這就決定了市場在選擇別人而不是選擇你時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這就是替代成本,也就是你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更換。
所以為了防止付出這么高的代價,市場會傾向于選擇更讓人放心的你。
舉例來說,你開了一家川菜館,聽起來很平淡,大眾點評上搜川菜館可以跳出幾百家。
但是如果這家川菜館是美食饕餮去過都說好,連蔡瀾都贊不絕口,米其林五星大廚都贊不絕口,那就不一樣了。
那就是得到了圈內(nèi)專業(yè)權威的背誦認可。 假如這家川菜館翻車了,打的就是這些名人的權威面孔,所謂一榮俱損。
而且消費者也會知道這一點,他們就會形成一種認知,那就是“那么多專家和名人都說好,那么出錯踩雷的幾率就會很小”。
這種認知一旦形成,就相當于增加了這家川菜餐廳的替代成本。每個人都會認為你選擇更安全更安全,不選擇其他餐廳踩雷的概率會更高。
由于您的餐廳前期得到了如此多名人的認可,相當于提前探路,有了路徑依賴,因此市場更愿意選擇您。
那就是行為經(jīng)濟學,所有的經(jīng)濟行為都是基于對人性的理解。
而且一個不吃川菜的人,再怎么說這個川菜館好吃也沒用。
這是一個錯誤的人。
一位從來不吃川菜的人來評價川菜館,首先會很奇怪,而且也不專業(yè),自然就沒有可信度。
因此,即使有1000個不吃川菜的人說這個川菜館好,也不如一個懂川菜的人說它好有用。 假如你是老板,你就不能把資源和精力花在那1000個錯誤的人身上。
那是什么啟示?
您必須弄清楚誰是您正確的人,誰認可您,推薦您,將更加可信。誰買你,誰分享你,將更加有效。
不管是工作場所還是商業(yè)場所,這一點都很重要。
獲得老板和客戶的欣賞比獲得同事或前臺的欣賞更重要。獲得投資者和股東的認可比獲得同行的信任更重要。
前期多花點精力把這些“對的人”挖出來,想想他們是誰,在哪里,為什么愿意為你背書,想想你能在哪些方面打動這些專業(yè)人士,在這方面下功夫。
只有足夠專業(yè)牛逼的人認可你,你才會稀缺。由于他們的話更有分量,他們幫你說一句頂?shù)蒙蟿e人說十句。
所以記住,如果你想成為一只獅子,你應該贏得更多獅子的認可,而不是聽羊的意見。
本文來自微信微信官方賬號 “張良計”(ID:zhang_liangj),作者:張良計,36氪經(jīng)授權發(fā)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