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摩擦:重塑消費者決策路徑
在說服用戶這件事上,我們常習慣‘加碼’,比如投放更多廣告、提升產品功能、給出誘人折扣。但《人性阻力》一書指出,真正阻礙人們行動的并非推動力不足,而是阻力太大,其中被忽視的‘情感摩擦’,是一種情緒防御而非理性算計。

《人性阻力》
作者:[美]洛蘭·諾格倫、戴維·申塔爾
譯者:馬俊斌 張瑞新
出版社:湛廬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當人們面對新選擇時,內心會評估風險,如是否會后悔、他人看法、是否被‘套路’等,這種不安全感會阻礙決策?!度诵宰枇Α酚冒咐砻?,情緒價值是消費決策中強大的力量,克服‘情感摩擦’能帶來新機會。如今,真正打動人的品牌靠情緒連接建立優(yōu)勢。
用戶為什么‘雇傭’產品
要理解情感摩擦,先從情感價值說起。人們‘雇用’產品和服務可獲得三種基本價值:功能價值(節(jié)省時間)、社會價值(給他人留下印象)、情感價值(帶來快樂)。這三種價值存在于每個購買或嘗試新事物的決定中。
2020年春天學校開展線上教學,像Zoom這樣的視頻會議技術滿足了需求,但讓師生適應線上教學更具挑戰(zhàn)。老師會從功能、社會、情感三方面考量。人們意識到產品價值是多方面的,情感既能成為接受新想法的理由,也能成為拒絕改變的原因。
案例一
蛋糕粉推廣:情感價值的誤判與救贖
如今美國很多家庭使用蛋糕粉,但1929年其首次上市遇冷。原因并非產品本身,而是烘焙在當時家庭文化中有表達愛意的情感意義,蛋糕粉的便捷被視為‘偷工減料’。心理學家歐內斯特·迪希特發(fā)現(xiàn)問題在于剝奪了‘創(chuàng)造成就感’,他建議移除雞蛋粉讓用戶自行添加,調整后銷量大增,證明了情感摩擦對創(chuàng)新落地的影響。
案例二
情感摩擦的雙重面孔:阻礙與機遇
情感摩擦會阻礙創(chuàng)新,也能成為突破口。Tinder在在線約會領域崛起就是例子。此前Match.com等平臺讓用戶填寫檔案后盲目聯(lián)系,導致用戶遭遇情感挫敗而流失。Tinder的‘雙向右滑才匹配’機制消除了被拒絕的焦慮,成為行業(yè)主導,說明化解情感阻力能創(chuàng)造價值。
案例三
情感摩擦的破解:從觀察到共情
綠蔭樹庇護所因‘禁止攜帶寵物’規(guī)定流失求助者。董事會成員斯泰茜·阿隆索觀察發(fā)現(xiàn),寵物對受虐女性是‘無條件愛的提供者’。2007年她創(chuàng)建諾亞動物之家,消除情感障礙,推動部分家暴庇護所引入類似模式。在企業(yè)場景中,采購官對‘供應商首輪報最優(yōu)價’建議反應激烈,因為采購部門核心情感需求是‘證明自身價值’,創(chuàng)新要考慮人性。
3個方法找到‘情感摩擦’
深入人心,消除負面情緒
情感摩擦是無意識的消極感情,會抑制創(chuàng)新。確定新想法的情感摩擦程度,可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受眾對創(chuàng)新的威脅或焦慮程度;二是創(chuàng)新是否會破壞人們更廣泛需求。解決情感摩擦需確定來源,本書給出三種方法:多問‘為什么’,調整心態(tài)精準觀察,引入受眾視角。
多問‘為什么’
一是人們接受創(chuàng)新的原因,識別創(chuàng)新滿足的需求有助于發(fā)現(xiàn)不利的情感摩擦;二是關注情感摩擦的根本病因,‘不’只是癥狀,要通過‘為什么’訪談法找到拒絕的真正原因;三是明確組織業(yè)務的本質,‘進步’導向對識別情感摩擦很重要。
調整心態(tài)精準觀察
一是觀察他人行為能增強對情感摩擦的理解,自然環(huán)境中的觀察可了解受眾潛在需求;二是了解受眾背景,行為受環(huán)境影響,觀察能了解其需求和選擇;三是分析受眾自創(chuàng)的解決方法,改進后可滿足其需求。
引入受眾視角
一是讓受眾參與創(chuàng)新過程,更好理解抵制創(chuàng)新者的痛點和焦慮;二是考慮讓服務對象成為團隊成員,確保組織有同理心和創(chuàng)新能力。
影響消費者決策的往往是情緒與心理阻力。當品牌給予理解、信任和尊重,情感摩擦會減弱;反之,說服力會失效?!度诵宰枇Α愤€闡述了努力摩擦、反應摩擦、身份摩擦,這些摩擦構成人類行為改變的心理阻力,為相關從業(yè)者提供了思考框架,應學會移除阻力而非施加壓力。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