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冷戰(zhàn)來了?
今天(7月16日)上午,人民日報旗下的新媒體“俠客島”通過官微發(fā)布了如下消息:

因為截至去年年底,ZG黨員的人數(shù)為9191萬。按照一個家庭3口人計算,那么就涉及接近3億中國人。
這顯然不僅僅是“禁止到美國旅行”這么簡單的,商務活動肯定也會受限,那么投資呢?估計也會受到限制,即便暫時不出臺,大家對美國的預期也被破壞了,大家會擔心自己在美國房子、銀行賬號里的錢,還有投資的美國股票。
恐怕統(tǒng)統(tǒng)都要撤離。
有人說:感謝特朗普,這相當于幫助中國反腐敗了。
如果特朗普拋出這個大招,當然有反腐敗的效應。更重要的是:美國如果這樣做,很可能意味著新冷戰(zhàn)真的拉開了帷幕。
原因很簡單,中國肯定會有對等的報復。這樣的結果,只能讓中美兩國產(chǎn)生更大的裂痕和更明顯的脫鉤——不給這3億人簽證,其實就是意味著美國將跟中國主流社會脫鉤。
受這個消息的影響,今天股市跌幅有點大。到下午1點半的時候,上證指數(shù)一度跌了超過100點。
我此前在專欄里講過,由于特朗普民調顯著落后拜登,特朗普必然要拋出“勝負手”來挽回敗局。而這個“勝負手”,可能嚴重影響中國股市,甚至可能終結股市的行情。
對于特朗普來說,這個“勝負手”只能是兩個選擇:
第一,讓經(jīng)濟穩(wěn)住,就業(yè)穩(wěn)住。但這個很難,以目前的疫情狀況,美國經(jīng)濟遠沒有見底。
所以只能選第二個:在外交領域制造新話題,展示特朗普團隊的強勢、敢于捍衛(wèi)美國的利益。
所以,特朗普不太敢惹普京,只能繼續(xù)在中國身上找“劫材”。
香港、南海、新疆、臺灣等,都被拿來說事。但到目前,特朗普不敢跟中國真正翻臉,因為他比較擔心農(nóng)業(yè)州的選票。如果中國暫停貿易協(xié)定,不采購美國商品,特朗普可能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所以,我的判斷是:不給9191萬人及其家屬簽證,不讓他們去美國,這件事情至少短期內不會落地。
特朗普會先制造個“原子彈”來威懾中國,同時來提升他的民調。
他更重視9月3日以后的2個月,那時候才是中美關系最危險的時候。因為選民只記得投票之前2個月左右的事情。太早,就忘記了。
如果投票日臨近,民調依然弱勢,特朗普就可能真的要拋出大招了。不給上述人群簽證,就可能會官宣:具體執(zhí)行,是從大選之后某個時間點開始。
如果他連任,到時候再取消;如果他沒有連任,就讓拜登來取消。
也就是說:宣布了的也可能只是策略,未必真的落地。
比如特朗普可能還會說,“我要廢除中美貿易協(xié)定,從大選之后的XX時間開始”,“我要禁止中國的金融業(yè)使用SWIFT系統(tǒng)”。最終,也是類似的玩法。
總之,不給近3億中國人簽證,很難成為美國一個真正落地、并長期執(zhí)行的政策。
美國沒有那么傻,這3億人群消費能力是比較強的,他們會通過留學、投資、旅行、購物,每年給美國帶去很多收入。
即便中美翻臉,也沒有必要這么快,這么激進和富有戲劇性。
真正理性的打法是:先落實科技脫鉤,鼓勵產(chǎn)業(yè)鏈轉移到其他國家,收緊香港享受的特殊待遇,以觀后效。
畢竟,美國不是想重啟新冷戰(zhàn),或者跟中國開戰(zhàn)。所有的施壓,都是希望對方有所改變。而改變,需要有時間。這個道理,美國人當然懂。
更何況,上述人群到美國旅游、購物、買房子,沒有影響到美國的安全。即便限制,也只會從限制他們獲取綠卡、赴美生子、或者在美國買房子開始。
要打擊中國,一定是鼓勵資金外流,而不是阻止資金流出。美國這些傳說中的招數(shù),只能讓中國人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資金還是在國內安全。
今天股市大跌,跟上述傳聞有一定關系。此外,還跟兩件事有關:
第一,二季度經(jīng)濟轉正了。
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上午公布的數(shù)據(jù),二季度GDP同比增長了3.2%。由于美國是大幅下滑的,因此坊間有傳聞說,這是1840年以來中國單季度GDP首次世界第一。這個我沒有考證,因為1個季度“世界第一”意義不大,中國的年度經(jīng)濟總量仍然沒有美國多。
綜合上半年,中國GDP增幅為“-1.6%”,如果沒有疫情第二波,則全年增長2%左右是有可能的。
由于經(jīng)濟明顯好轉,大家普遍預測寬松政策已經(jīng)暫時見頂。對于炒預期的股市來說,這不算一個好消息。
第二,央行本月很可能仍不降息。
目前央行把每月的MLF(中期借貸便利)固定在了15號,作為20號LPR利率的先導。昨天央行發(fā)起了新一輪1年期MLF,利率仍然維持在2.95%。這意味著20日的LPR利率基本上不太可能降息了。
自4月20日降息20個基點之后,央行一直就沒有降息。如果7月20日再不降息,就是連續(xù)3個月不降。事實上,6月銀行間市場拆借利率已經(jīng)走高。
央行不降息,是因為近期樓市和股市都有點熱,再加上經(jīng)濟反彈,管理層不希望在中美博弈加劇的時候制造資產(chǎn)泡沫,“高位過坎”容易跌到。
整體判斷:如果中美關系不急劇惡化,則股市行情尚未結束,經(jīng)過調整之后有望繼續(xù)上漲一波。如果惡化,就很難說了。因為股市是最具“外部性”的,很容易受到國際政經(jīng)局勢的影響。
反之,樓市的“外部性”不明顯。如果特朗普拋出不給3億人簽證的政策,對于國內樓市將構成重大利好,意味著資金出走的欲望將大幅降低。
常有人說,特朗普是來刺破中國樓市泡沫的。其實恰恰相反,他是來遏制中國股市走牛的,是中國樓市最大的托兒。他越打貿易戰(zhàn),中國經(jīng)濟越依靠內循環(huán),樓市就變得越重要。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