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血虧28億?這個曾干掉耐克的大牌,如今再也撐不住了
來源丨快刀財經(微信號:kuaidaocaijing)
作者丨金克絲
點擊閱讀原文
爺青結!有些品牌陪我們長大,我們看著他們變老。
就像即將被阿迪達斯拋售的運動品牌銳步,15年前,阿迪達斯花38億美元買下銳步,如今又迫不及待計劃以10億價格賣出,堪稱“史上最賠錢的買賣”。
這個曾讓籃球巨星艾弗森、姚明站臺,讓無數80、90后男人夢想擁有的鞋子,如今也步入“中年衰敗”的境地。
不少銳步粉絲紛紛惋惜,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大浪淘沙,如今的運動品牌已由耐克、阿迪達斯兩分天下。
而像銳步一樣,很多盛極一時的運動品牌,無奈曇花一現,如今只留在了我們的青春記憶中。
全球第一 所向披靡
僅僅用了7年,就將耐克挑于馬下,成為世界第一,這是銳步巔峰時期的戰(zhàn)績。
1895年,英國人約瑟夫·福斯特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雙帶釘的福斯特跑鞋,1896年,他又制造出第一雙充氣運動鞋,并成立了銳步的前身“福斯特”,專為頂級專業(yè)運動員制造運動鞋。1958年,“福斯特”更名為銳步。
1979年,銳步進軍美國市場,開始所向披靡的征程。
1982年,其推出旗下第一雙女子健康舞運動鞋,當時女性有氧操正在流行,整個美洲大陸的女性居然買不到一雙好健美鞋。銳步抓住機會,僅用了一個腳踝支撐系統(tǒng)就輕松拿下了整個女性市場,真皮鞋面及流行色,成為了當時最暢銷的鞋子。
同年,銳步的銷售額也從1981年的150萬美元上漲到1.5億美元,整整翻了100倍。
銳步品牌一炮而紅、家喻戶曉,1987年即成為全球運動鞋品牌第一,將耐克阿迪甩在身后。
之后,銳步由娛樂健身轉向競技體育領域。
憑借著既有品牌優(yōu)勢,銳步走得十分順利。1996年,銳步和NBA新星艾弗森簽約,為艾弗森推出 “question”系列鞋。穿著這雙鞋,艾弗森表現開掛,拿了新人可以拿的幾乎所有獎項。
之后,銳步大舉進攻NBA。
1991年NBA的扣籃大賽中,銳步簽約球星迪·布朗穿著銳步的Pump系列球鞋遮眼扣籃擊敗喬丹,驚艷全場。
星迪·布朗穿著Pump,并且每次賽前都會給Pump充氣,這魔性的動作不知道為銳步做了多少次免費廣告。
Pump鞋問世即爆款,短短一年半內,銷量達到了400萬雙,創(chuàng)下了5億美元的驚人銷售額。
之后,銳步又簽約巨人姚明,當時的小巨人才23歲。
打出了不錯的成績
巔峰時期,銳步在NBA風頭無幾。
在我們的青春歲月里,幾乎班里每個愛打球的男生,人腳一雙銳步。
昔日霸主 一蹶不振
昔日霸主緣何衰落?
2003年,小皇帝詹姆斯進入聯(lián)盟,銳步果斷出擊,據說直接給了詹姆斯一張千萬的支票。但詹姆斯最終還是簽給了心儀已久的耐克,銳步的衰落也由此埋下伏筆。
隨著詹姆斯的成長、統(tǒng)治聯(lián)盟多年,為耐克帶了無數的銷量與知名度。錯過了詹姆斯的銳步不只錯過了幾個億,其品牌勢能也被耐克逐漸搶走。
雖然在之后的發(fā)展中,銳步業(yè)績有所下滑,但還是保留著市場市場第三的地位。
而真正的衰落,與阿迪達斯脫不了干系。
2005年,為了與一騎絕塵的耐克對抗,排名第二的阿迪達斯斥巨資收購了老三銳步。
本來計劃狙擊耐克,但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銳步被勢不可擋的邊緣化。
競技體育方面業(yè)務被逐漸壓縮,其疲軟業(yè)績也已連累到阿迪達斯集團整體表現。據報道,不計匯率影響,銳步在2020年第三財季的銷售額下降了7%,而阿迪達斯整體銷售額降幅僅為3%,如今,阿迪達斯已經迫不及待要甩掉這個負擔。
總結一下,銳步走向衰落的主要有三點:
一、追求廣度,放棄專業(yè)。
在過去10年里,銳步總裁像走馬燈一樣的換,卻一直沒有確定自己的核心發(fā)展方向。內部意見不統(tǒng)一,在戰(zhàn)略大局上再三出錯。
1992年,銳步不甘只停留在女鞋市場,將核心業(yè)務從娛樂健身鞋拓展到男性競技鞋,失去了最初的女性用戶。但其后期的技術和設計上卻顯乏力,DMX頻繁被爆出氣墊漏氣等問題,甚至奧尼爾還指責過銳步給他的定制鞋并無法幫他提高成績。
如今銳步的徹底放棄競技體育,走起流量路線,請了一群流量明星和名模代言,并沒有新鞋款,科技的發(fā)明,一味的使用pump做一些無休止的聯(lián)名。
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追求完美卻忽略專業(yè)性,自然也讓消費者無法長情。
二、高不成、低不就。
銳步走得最錯的一步棋,就是判斷錯方向,放棄了高端鞋市場,轉而主攻低價的低端鞋。
90年代開始,隨著年輕人消費能力提升,更加注重對創(chuàng)新和科技的追求,高端鞋成了年輕人消費的主流,年輕男孩兒為了攢錢買一雙鐘愛的球鞋,可以不吃不喝,價格不再是最敏感的因素,這讓創(chuàng)新性和科技感更強的耐克拔得頭籌。
隨著脫離三大聯(lián)盟,贊助的球星逐漸退役,后來的銳步完全被摒棄在競技場之外,干脆將白菜價進行到底,一百多就能買一雙,雙十一打兩三折。
要知道一旦被定性為低端品牌,想要再回到高端市場,難上加難。
三、沒有個性,難出爆款。
自從被阿迪達斯收購后,銳步就肉眼可見的走下坡路,性格模糊,沒有亮點。
雖然阿迪承諾要好好經營銳步,但行動上表現很“后媽”。幾乎收購一結束,阿迪達斯就擠走了銳步在NBA的贊助,2015年又奪走了銳步與NHL(美國國家橄欖球聯(lián)盟)的合作,而NFL的收益曾經一度占銳步總收入的三分之二。
銳步的很多市場行動也表現遲緩。2008年奧運會,本是簽了姚明的銳步搶占中國市場的大好時機,但銳步與姚明短暫亮相后,就很少看到有更相關的市場推廣活動。姚明鞋也只停留在概念階段,用戶根本就沒地方買。
在中國市場,銳步已然淪為小眾品牌。即便是中國本土體育運動品牌,也沒有將銳步當做看得上的競爭對手。
果真虎落平陽被犬欺。
那些年消失的運動品牌
在80后90后的成長過程中,經歷過很多運動品牌的興衰起落。
千禧年初,國產運動品牌也迎來過中興時代。安踏、李寧、特步和361°被稱為中國本土四大運動品牌,還有來自晉江的德爾惠,曾經以1000萬的價格簽下周杰倫,“德爾惠,on my way”直接引爆銷量。
這些品牌里,李寧走向新國潮,安踏靠收購FILA獲得強勁增長,而有的品牌則消失在市場的滾滾巨浪里,連個官網都沒有留下。
喜得龍宣布破產、貴人鳥已經倒下,德爾惠負債6億,不見蹤影。
最高峰時,德爾惠在全國擁有超過4000家門店,到如今,恐怕也再難尋到一雙德爾惠了。
有的則成了“土”的代名詞。
2018年,一則“27歲杭州小伙穿特步相親被拒”的消息在網上流傳,女生因對特步運動鞋“太土”、“太low”、“不精致”和“只適合小學生和初中生穿”的認知,而拒絕了相親的27歲程序員。
運動裝備最核心的技能點是科技,科技為運動員帶來運動表現的提升,展現人類所追求的極致美學。
而國內品牌的設計幾乎永遠是在國外品牌的陰影之下進行創(chuàng)作。對國外頭部品牌的追逐和模仿,希望蠶食對方在國內沒有輻射到的市場空間。
銳步的衰落,也與丟失了科技感的庸俗化不無關系。
在如今耐克阿迪達斯一統(tǒng)天下,動輒上千一雙的年代,當年的追風少年也已變成了996的社畜。
不知你們在被生活和工作碾壓的腰酸背痛時,還會想起少年時代,穿著老媽給你買的銳步、匹克、361°、中國喬丹在球場上肆意奔跑的樣子嗎?
是否有這樣一雙已經沒落甚至消失不見的鞋,承載著你呼嘯而過的青春?
聲明: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來源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微信搜索關注言商社,并在對話框回復哈佛還可免費獲得哈佛商學院強烈推薦的“經典商業(yè)財經著作100本”+“微粒體商務PPT100份”助你在危機時刻修煉內功,實現逆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