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領導力發(fā)展的20個壞習慣,哪個戳中了你的痛處?
來源丨泰普洛領導力(微信號:Taplowleadership)
點擊閱讀原文
導 語
馬歇爾·戈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是全球最優(yōu)秀的高管領導力教練之一,號稱“全球第一領導力教練”。他是領導力教練的先驅(qū)者與權(quán)威者,被《福布斯》評為世界“五位最受尊重的執(zhí)行教練”之一,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十大高級管理教育家”,被美國管理協(xié)會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評選為“全球最佳教練”。
在What Go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一書中,Marshall詳述了阻礙成功人士取得更持續(xù)成功的20個不良習慣,該書也被譽為是史蒂芬·柯維所著《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姊妹篇。在Marshall看來:
阻礙人們持續(xù)成功的因素,既不是智力與技能,也不是能力和經(jīng)驗,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一個人的習慣性行為。
已經(jīng)取得一定成功的人,常常會被過去的成功模式和習慣行為所困,他們既沒有意識到自己過去取得的成功也存在著行為上的缺陷,也不明白這些習慣性行為正阻礙著自己發(fā)揮最大的潛力。
正是習慣性行為阻礙了我們獲得持續(xù)成功,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習慣,來改變未來。
Marshall的總結(jié)之所以能影響無數(shù)人,就在于其內(nèi)容簡潔切中要害,其建議清晰易于執(zhí)行。在本篇中,我們摘錄了20個習慣之精要,相信不管是對領導者,還是希望能持續(xù)成功的人,都能有所警醒和啟發(fā)…
很多領導者,到了一定的發(fā)展階段,個人成長就會停滯不前。據(jù)我的觀察,常常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些習慣性錯誤。這些習慣性的行為模式和思維范式,可能過去造就了你的成功,但現(xiàn)在,卻已成為妨礙你繼續(xù)前進的阻力。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教導領導者們該做什么,但我們卻沒有花足夠時間去教導領導者該停止做什么;在我遇到的領導者中,有一半是不需要學習做什么,而是需要練習如何停下腳步。我想這也是Coaching在幫助領導者成長上,會比其他的輔導形式,更有效果的重要原因!
在What Go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一書中,我曾談到領導者的20個壞習慣。坦白說,在我?guī)资甑腃oaching生涯中,幾乎遇到的每一位CEO或高管,包括我自己,都會犯至少2-3條的壞習慣。
我真誠建議每一位領導者,都可以比對一下這20條壞習慣,看看你是否已中招?
1. 過于爭強好勝
Winning too much
典型的成功高管,往往特別爭強好勝,哪怕這種求勝心未必符合其最大的利益。在任何情況下,他都會不惜成本地去“贏”,這種深層的內(nèi)在心理需求幾乎是“造成所有行為問題的根源所在”。
一樣東西對你非常重要,你肯定想要贏;換成是很有意義的東西,你也想要贏;但若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可你還是會想贏!勝利者喜歡品嘗為自己取勝的滋味…
我并不是不同意“競爭”,而是建議領導者理性地面對競爭,如果為了贏而去贏,Over competitive, 超出了事情本身的價值,偏離了目標,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2.畫蛇添足,增加過多的價值
Adding too much value
大部分領導者的姿態(tài),決定了他在每次討論中,都想完全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也就是會情不自禁地修改同事或下屬已經(jīng)非常成熟的想法。
他們很難做到耐心傾聽他人,即使要聽,也會事先聲明“你說的我都知道”或“我知道有種更好的方法”等等。
這種習慣的危害就在于,雖然他的反饋可能對某些想法加以完善,但卻會導致其他同事和下屬的積極性、承諾和責任感都逐步下降。仔細想想,這對你的領導力會是好事嗎?
3.習慣作評判
Passing judgment
那些習慣于評判和給他人打分的領導者,總是會以自己的標準作為通用標準。記住:評判別人會把別人推開,限制我們成功的機會。
除了你自己,不要把你的世界觀強加給別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真實的存在。對我們有用的,不一定對別人也適用。
我給大家的建議是:收到信息,不要隨意評價,把關注點放在“解決問題”上面。
4.作破壞性評論
Making destructive comments
很多人喜歡在工作中開玩笑。但對領導者來說,你要知道那些負面的評論,還有不經(jīng)意地調(diào)侃、諷刺或?qū)λ说淖脚?,都可能會嚴重地傷害工作中的關系。而這個習慣常常是具有破壞性的。
5 .習慣以“不”,“但是”或“然而”,作為開場白
Starting with “No,” “But,” or “However”
我碰到的幾乎所有領導者都有這個習慣,可怕的是,其中絕大多數(shù)人根本沒意識到自己有這個習慣。
但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是如何利用這些詞匯,來獲取或鞏固自己的領導權(quán)威;而人們對這些詞,其實是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當然,這種情緒可能是有意識,也可能是無意識的。
以“不”、“但是”或“然而”開頭,就意味著我們在否定對方所說的話,否定對方的認知和世界觀。我們在他們往外推的同時,還向他們傳遞了一個信息:你錯了,我比你更懂。這些詞,常常是我們的討論陷入僵局的關鍵所在。
6.炫耀自己的聰明
Telling the world how smart we are
這是人性層面的弱點,但卻是領導者需要克服的壞習慣。很多人會不經(jīng)意地向他人展示:我比你們們認為得更聰明。記?。翰还苣闵砭佣喔叩奈恢?,只有謙卑和恭敬,才會讓你持續(xù)成長。
7.憤怒時發(fā)言
Speaking when angry
這一點無需贅述,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每一位優(yōu)秀領導者的必備技能。
8.喜歡否定別人,或者說“我來解釋一下為什么那樣做不行”
Negativity, or “Let me explain why that won’t work”
通常情況下,領導者的這種表達都是無意識、習慣性的行為。但正是這樣的行為,在破壞著你的領導力。明明出發(fā)點是想幫助別人,但卻給了對方徹頭徹尾的否定。
9.保留信息
Withholding information
看看這些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有時太忙了,我們沒有時間回復別人有價值的信息;有時忘記叫某人參加會議或討論;有時把任務分配給下屬,但又沒有明確告訴他們該如何完成,你的要求是什么?
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在保留信息。可能有少部分是與權(quán)利爭奪有關,也有時是你的無意識行為,在阻礙信息的流通。即使是一些極其優(yōu)秀的領導者,也在不停地出現(xiàn)這種行為。
10.沒有及時表達認可
Failing to give proper recognition
這也是保留信息的一種,或者說是變相地保留信息。領導者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及時對他人表達認可。這會引起你的同伴,尤其是下屬,產(chǎn)生很多種猜測,是不被關注嗎?還是不被認可?或者我不夠優(yōu)秀?等等。
11.爭得不相稱的好評
Claiming credit that that we don’t deserve
高估自己對成功的貢獻,是很多領導者都會犯的錯誤。若你的團隊里,再有一些習慣溜須拍馬的下屬,那你的自我認知一定會比實際高出很多。
為幫助領導者意識到這個問題,我非常建議你:列出在某一天中,你所獲得的所有稱贊,然后再逐項Check,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值得這些贊譽。
12.為自己找借口
Making excuses
不管是對自己直截了當?shù)剡M行辯解,比如:聲稱因為交通問題、秘書過錯等外部原因,造成了自己的失誤;還是找一些巧妙的借口,比如:自嘲式地解釋改不掉一些壞毛病,天生就比較拖拉或性格一直就暴躁等,希望以此告訴他人,“我生來就是這樣的”。
這都會讓你的領導力大大減分。你可是一位領導者啊!要時刻提醒自己:對自己負起責任!對團隊負起責任!如果你都習慣于為自己找借口,那你的團隊會如何效仿呢?
13.固守過去
Clinging to the past
假如你的問題是接受過去,那么理解過去完全是可以的;但如果你的問題是想改變未來,那么理解過去無法解決你的問題。Going backward is not about creating change.
很多人習慣于固守著過去,因為這樣就可以找借口逃避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他們把過去當作對付別人的武器。
但是,最能幫助我們改變習慣的方法,不是“對過去的反饋”而是“對將來的建議”。前者著眼的是無法彌補的過去,以及如何針對這些反饋,來為自己辯解;后者強調(diào)的則是將來,是對今后我們有可能做出改變的事情,提出有益的建設性意見。
14.流露個人偏好
Playing favorites
對領導者而言,過度流露自己的個人偏好,會影響團隊的行為。尤其是你的下屬,自然會去投其所好。所以,我建議領導者們在工作場合,盡量保持更多的客觀和中立,將個人的喜好剝離出來。
15.拒絕表示歉意
Refusing to express regret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領導者,他不能對自己的行為完全承擔責任,他很少去承認是自己錯了,他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他人的影響。
在我的Coaching實踐中,我第一件事要教會客戶的事情,就是放低姿態(tài),學會道歉,而且是當面道歉。當然,聽上去好像很容易,因為理論上大家都懂。但只要你去環(huán)顧一下你周圍的領導者,很多人是沒有致歉之一習慣的。
16.不愿聽他人的意見
Not listening
對于同事或下屬的建議,不管你認同或采納與否,你都可以視每一條建議為禮物,簡單地說一句“謝謝”。
不愿聽他人意見,是對同事極其不尊重的消極攻擊形式。這種行為的潛在含義就是:我不在乎你/你是錯的/你真愚蠢/你是在浪費我的時間等等。
17.不愿表達感謝之情
Failing to express gratitude
說句“謝謝”既不需要花錢,也不會浪費任何資源,這僅僅是一種良好的習慣。
就我自己的習慣而言,我在打每一通電話的結(jié)尾,都會說“謝謝”而不是“再見”。我很喜歡這個溝通方式,因為這是表達你對電話另一端的人尊敬的方式,你向他傳達了一個信息,你不僅聽到了他,而且你很欣賞他的話。
想想看:你在一天中,有多少次機會,真誠地表達了感謝?如果并不多,請盡可能多地去表達感激,多用“謝謝”結(jié)束談話!
18.懲罰送信的人
Punishing the messenger
這樣的領導者并不少見,他們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種惡習結(jié)合了第10、11、19、4、16、17條的不良習慣。你要知道,你攻擊的,通常只是幫助傳遞信息的無辜之人。你的憤怒情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19.推卸責任
Passing the buck
出了問題,習慣責怪身邊所有人,就是不會反求諸己,可以說這混雜了好幾條上述的壞習慣。
20.過分在意“我”
An excessive need to be “me”
這可能是我們長期習慣性行為的改良之路上,最難以逾越的障礙。以我多年輔導客戶之體悟,領導者若能放下自我、放下虛榮、放下自我得失、放下我們對別人評價的擔心和執(zhí)念,就能真正地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事件和其他人身上,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聲明:圖文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及來源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微信搜索關注言商社,并在對話框回復哈佛還可免費獲得哈佛商學院強烈推薦的“經(jīng)典商業(yè)財經(jīng)著作100本”+“微粒體商務PPT100份”助你在危機時刻修煉內(nèi)功,實現(xiàn)逆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