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yè)排隊超5萬人,超級文和友究竟是不是一個好生意?
來源丨伯虎財經(jīng)(微信號:bohuFN)
作者丨唐伯虎
點擊閱讀原文
深圳開業(yè)排隊超5萬人,文和友最近又爆了。有人調(diào)侃,這莫不是一個排隊綜合體吧。巨大流量的灌入,似乎給疲軟多年的線下商超帶來一波生機。但是這個現(xiàn)象級的東西,作為一種商業(yè)存在是可持續(xù)的嗎?它究竟會像其他網(wǎng)紅店一樣速朽,還是會成為萬達廣場模式的延申,甚至可能成為未來商場的死敵?本文,伯虎財經(jīng)嘗試剖開文和友網(wǎng)紅餐飲的假面,窺一窺其本質。
01市井起源
作為創(chuàng)始人的文賓,很會講故事。
85后,初中學歷,當過汽車4S店銷售,工資微薄,得過且過,被女朋友嫌棄。
有“個體戶的夢想”,花5000塊錢,做了個路邊攤。他的路邊攤,也是互聯(lián)網(wǎng)型的,有“IP意識”——招牌花了1000塊,有“爆款理論”——主推炸排骨,有“深夜食堂”的溫情——吃串之外有關懷,有“差異化思維”——醬料是自己開發(fā)的,還有“網(wǎng)絡營銷”——發(fā)微博免費吃。
擺了3個月攤,月收入就兩三萬了,但是吧,人家覺得思維、生活全“小攤小販化”了,有一種莫名的哀傷,開始每天買醉。
這時候,“香腸大亨”楊干軍出場了。楊干軍掌控著長沙一兩百個攤位的香腸供應,看中了文賓懂渠道銷售和品牌,要拉他一起開店。文賓罵楊“有點寶”,但是楊干軍還是每天去磨。十幾天之后,新項目老長沙油炸社出來了。
再后來,爆品策略繼續(xù)復制,有了小龍蝦、媽媽茶、臭豆腐、拙藝面點。哦不,應該這樣說,是“創(chuàng)造出了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文和友大香腸、文和友老長沙外賣以及文和友臭豆腐等品牌,形成以‘市井文化’為核心的文和友餐飲矩陣”。
開龍蝦館,文賓說:我賣的不是小龍蝦,賣的是文化。
到超級文和友,文賓又說:吃的不是食物,是氣氛。
再沒有一家餐飲公司,能這樣把玩概念了吧。
除了造詞,文賓還很會利用明星效應制造話題,從謝霆鋒到汪涵,明星合影貼滿了一面墻,其中最熱鬧的還屬和馬云一起搖蒲扇。
穿背心短褲人字拖和馬云談笑,換一個場合,他又是長衫大褂配佛珠,在個人IP的設計上,文賓的功夫也是不淺的。
扯了個閑篇,只是讓大家明白,文和友的品牌爆紅不是偶然,背后推手深諳此道。
當然,伯虎財經(jīng)的讀者可能更感興趣的是:打文化牌,爆紅之后,它究竟能走遠嗎?
02 超級體怎么玩得轉?
先說“大”這件事。
根據(jù)公開資料,文和友長沙店的面積是2萬平方米,廣州店的面積是5000平方米,深圳店的面積也是2萬平方米。
每一個店的體量都不小,這在當前的環(huán)境之下看起來是一件“逆行”的事情。受到電商沖擊,線下實體商超、購物中心大多走了多年下坡路,對品牌來說,縮小門店面積,降低成本,本是“正道”。
那文和友怎么偏要做大呢?
這一段緣由,竟是飽含民族激憤的情節(jié)。
起因是在2017年,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杜甫江閣店,因拆遷尋覓新址。為留住熟客,管理層不想搬遠,就近找地。偶然間,CEO馮彬接觸到海信廣場,了解到商業(yè)地產(chǎn)竟有潛規(guī)則。對于星巴克肯德基之類的外資大牌,商業(yè)地產(chǎn)是以不收租甚至倒貼的方式合作,而對國產(chǎn)品牌,想要一樓的好位置,總被排在末位,談判難上加難。
超級文和友的誕生,可以說受到這種“不公平待遇”的直接刺激。
他們向海信廣場爭取了足夠多的一樓改造面積,讓關于市井文化體驗的想法有了落地的空間——據(jù)說之前從沒有國產(chǎn)品牌被允許這么做過。
更重要的是,文和友還提出另一種分成思路:即海信給予文和友在租金上的高優(yōu)惠力度,而文和友帶來每天不少于1萬人的客流,并通過“數(shù)筷子”的方式來確認。
而之所以接受這個條件,也是因為海信廣場本身也已經(jīng)陷入了經(jīng)營困頓之中。
結果是,長沙文和友的年消費人次達800萬,不僅使自己站住了腳跟,其溢出效應也順帶盤活了附近商圈。
但是在伯虎財經(jīng)看來,這也并不是太冒險。因為在那之前,文和友有家1400平方的龍蝦館年銷售1億元多,論坪效不輸海底撈。這某種程度上給了管理層拍板的底氣。
若要問文和友的客流量從哪里來,還是回到營銷的課題,答案藏在“兩微一抖”。憑借復古的市井文化的建筑氛圍,長沙文和友迅速在短視頻平臺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據(jù)媒體透露,去年,長沙超級文和友單店在“兩微一抖自媒體”的曝光量累計超過60億次。
是線上流量,引爆了這個超級綜合體。
楊干軍算了一筆帳:每天的進客客流量一萬多人次,營業(yè)時間從上午11點到凌晨3點之間,幾乎無空桌,翻臺率最高可以達到10桌,人均客單價保持在100—120元左右,長沙店兩年之內(nèi)就能回本。
爾后再復制,在選址上,文和友的邏輯依然是盡量挨著熱門商圈,但不去超高成本的中心地帶,而是自己成為中心。
03 擴張的風險
很多人以為,擴張是從廣州超級文和友的落地開始的。
2020年7月,廣州超級文和友在太古匯隔壁包了一棟樓,面積五千平,3層樓高,開業(yè)初期媒體造勢,排隊也瘋狂。
火了沒幾個月,客流量就驟減,不少商戶退出,加上疫情沖擊,有媒體爆出,今年2月廣州超級文和友二樓已整層關閉。
如果按照此前長沙文和友兩年回本的周期,廣州店必然走向虧損了。
復制的難度顯而易見,地域文化、飲食差異、選品匹配,都得從零開始。文賓自己其實也還沒搞明白,一個外地人去到北京吃長沙臭豆腐,這個場景難道不別扭嗎?
同樣地,深圳店會不會重蹈像廣州店一樣的覆轍?
雖然說他們已經(jīng)吸取了一些教訓,盡可能做出更多本地化處理,比如不拿小龍蝦做賣點,而主打“深笙蠔”。
可就像旅游目的地一樣,新鮮感褪去,誰還會再去復購呢?
目前,公司拿了兩筆融資,第一筆是2018年唐人神集團的7000萬戰(zhàn)略投資,第二筆是加華資本上億元投資。從品牌熱度與投資的反差可見,資本也并沒有很買賬吧。
而文和友的目標,是以長沙海信廣場店模式為基本雛形,在北京、上海、香港、洛杉磯等國內(nèi)外的一線城市開10家超級店。沒有資本的支持,擴張是難以持續(xù)的。
當然,據(jù)伯虎財經(jīng)觀察,文和友可能還有另一套計劃,明面上是超級體大行其道,實際上子品牌暗度陳倉。
借助超級文和友的品牌力,旗下包括龍蝦館、大香腸、臭豆腐在內(nèi)的7個子品牌,已經(jīng)悄悄開啟連鎖布局。其中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以直營或加盟的形式在廣州、蘇州、南寧、貴陽、珠海、佛山、成都多地開花,未來三年還計劃開100家店。
揭開網(wǎng)紅的面紗,文和友的戲碼,并沒有那么簡單。
聲明:圖文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及來源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微信搜索關注言商社,并在對話框回復哈佛還可免費獲得哈佛商學院強烈推薦的“經(jīng)典商業(yè)財經(jīng)著作100本”+“微粒體商務PPT100份”助你在危機時刻修煉內(nèi)功,實現(xiàn)逆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