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高利潤小生意,不需要投入大本錢,有人能日掙1000!
來源丨創(chuàng)業(yè)商機(ID:RMB173)
作者丨小雪
點擊閱讀原文
這是一個人人都想創(chuàng)業(yè)的時代,許多人都希望可以自主創(chuàng)業(yè)賺錢。
但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話,資金、人脈、技術均缺一不可,如果什么都沒有,又該怎么辦呢?別急,我來慢慢和大家說。
首先資金不足,你拿3000塊錢來試試,總是可以拿得出來的吧?其次沒有技術、沒有人脈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慢慢學的,沒有誰天生就是會做生意的,都是邊摸滾打爬,邊做出來的。
只要我們愿意好好做,這幾千塊錢的小生意也是能做出一番事業(yè)的,一瓶礦泉水的生意算小吧?不照樣被人家鐘睒睒做到了亞洲首富。
從創(chuàng)業(yè)的角度講,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就算是沒有資金,同樣也能夠成功,“敢想”、“敢做”、“創(chuàng)新”“踏實”、“有思維”、“能執(zhí)行”,也就不怕資金短缺的劣勢。
具體做什么,怎么做?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2個適合咱打工者創(chuàng)業(yè)的暴利小生意,這些生意只需要幾千元的投資就能啟動,做的好月賺1-2萬應該沒壓力。
1
賣糖水
中國食物中的甜品,花樣之多,食法之講究,在世界上,恐怕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了。
外國人做甜食,大抵不外乎布甸,或者是奶油、雞蛋之類的糕點,在中國每個地方卻有不同的特色,除了糖果糕餅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糖水。
炎炎夏天是需要解暑的時節(jié),而糖水也正好迎合了這個需要,不但功效多,而且價錢比奶茶便宜,人人吃得起。可謂一家便宜,兩家著數。
廣東糖水種類極多,就連經常喝糖水的我也不一定能一一道出,其中有最為普通的:涼粉糖水、綠豆糖水、水果類糖水、西米類糖水等等。
在南方,糖水店幾乎是賺錢的代名詞,尤其是在學生密集的區(qū)域以及商場影院附近,糖水店飲料店數不勝數,只要味道做的好,價格不會太虛高,一般人都能接受。
南北口味習慣差別太大,要想復制南方的生意到北方,必然是一種不分地域,不分人種的食品,思考良久,唯有甜品。
糖水的利潤有多大?
做甜品糖水行業(yè)的人都知道,甜品糖水的利潤之高,無法想象。夏天是最旺季節(jié),抓住機會,就等于抓住了賺錢機會。
一份糖水賣15-22,成本不會超過4元的。
當然了,具體售價還是需要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來定,大多數冷飲糖水的一杯成本還是維持在1元到2元左右,賣3元-6元不等。
一般來說,糖水店的毛利潤在80%左右,凈利潤差不多在60%-70%。小本生意,如果可以達到利潤50%以上都是值得做的!
拿芋頭西米來舉例,一斤西米8~10元,起碼可以做10碗糖水,再加兩塊芋頭,物料成本估計2塊錢完全可以搞定一碗了。
按照現(xiàn)在市面上至少6元一碗的定價,賣一碗芋頭西米可以有4塊錢的利潤。當然這個利潤還沒有扣去人工、水電、房租,但在龐大的顧客基數面前,這個不成問題。
開一間小的糖水店,設備實際很簡單,冰柜、爐灶、廚房用具、碗碟、桌椅而已,主要還是門面和人工費用。糖水店不用太大面積,小的幾個平方就可以,大的也不會太大,夫妻2個人就能搞定。
店鋪租金大概3000元,冰箱爐具、設備、餐桌、餐具大概12000,裝修水電大概10000,原材料2500,前期大概27500吧。有些細小的費用未計入,算下來3萬左右吧。
不過每個城市的每個地段,其店鋪房租都不一樣,所以具體需要多少還得投資者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去了解詳情,我只是粗略給大家計算一下。
如果是擺攤為主的話,我們自己一個人就可以了,連店鋪租金都可以搞定,那創(chuàng)業(yè)成本就更低了,幾千塊錢就能搞定。
而且糖水店是比較容易經營的,對廚師廚藝的要求低。
不論你請人還是自己做,都比較容易。只需早上或者前一天,把各種糖水煮好,放在冰箱里,有人來,端給他就是了,沒有其他餐飲那樣忙碌。
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一個例子。
我們市區(qū)一個人流量很大的市場,晚上是夜市的聚集地。在路邊有一個攤位,露天的,白天是小販們賣菜的,晚上7點左右就開始轉做糖水。
糖水店老板請了四五個人,每天晚上都忙不過來,這個老板賣的糖水種類有很多,西米、綠豆沙、芋頭、涼粉、薏米、玉米、槐花等等,可以加糖水,也可以加椰汁,價格是4-5元一碗。
外面則擺了十幾張可以坐四個人的方桌,高峰期還一桌難求,只能打包帶走。而且從20點到23點,幾乎是爆滿的。
所以創(chuàng)業(yè)者只要好好經營糖水店,就可以得到理想的收益。
2
賣缽仔糕
缽仔糕是廣東地區(qū)特色傳統(tǒng)糕點之一,其主料是粘米粉或澄粉、木薯淀粉,以爽滑可口、口味豐富著稱,深受年輕人和小朋友喜愛。
常見于街邊、學校旁、繁華的街道上,人們挑著擔子或者騎著小三輪賣,是一代又一代廣東人的童年記憶。
它的賣點主要是用古色古香的砂陶小碗裝著,里面的糕體像果凍一樣透明,吃時用簽子那么一轉,一扭,一串,就能享受到美味。
有多種風味可供選擇,如相思紅豆味、草莓味、水蜜桃味、葡萄干味、香芋味、玉米味、蘋果、椰絲、菠蘿等十幾種口味。
每一種口味都是香香軟軟的甜,讓人一口就難以忘記。
而缽仔糕前期投資并不大,一個缽仔糕的物料成本僅為0.1元左右,按市場售價一元一個來算,毛利為0.9元,地段好點的地方,零售可是能賣到10塊錢三個的。
它的制作工序也簡單,做起來不麻煩,在家也可以做,將材料混合好,加入自己喜歡的配料,大火蒸熟,放涼脫模,香甜軟糯的缽仔糕就做好了。
缽仔糕碗批發(fā)每個0.7元,可首次買200個碗嘗試一下,普通大火爐灶120元一個,再買些蒸籠和塑膠桶,買些竹簽,全副家當置齊不過兩三百元。
如果連幾百元的風險都不想冒,那花幾十元在網上買點碗和原材料,在自家炒菜鍋里蒸,蒸好后拿出去試賣一下也行。
大蒸籠,一籠可以做80碗缽仔糕,每次可以做5籠,一個人三小時就能做800個了。
怎么樣,成本夠低,速度夠快了吧?

現(xiàn)如今,缽仔糕在全國各大城市已經開始流行,吃的人越來越多,賣的人也越來越多。
廣西姑娘小婉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大學剛畢業(yè)的她在自家縣城做著文員工作,由于當地薪酬水平不高,小婉萌生了做副業(yè)的想法,選來選去,最終敲定了賣缽仔糕這個小生意。
一開始小婉是滿滿倒上一整個的水晶小碗擺在桌面上賣,準備賣兩塊錢一個,但是后面經過調研發(fā)現(xiàn),上一個在她同樣位置賣缽仔糕的商販是賣一元一個。
于是,小婉只能改變策略,迎合市場需求,賣一元一個。因為他們那邊很少有人吃過,所以小婉的生意倒也算得上紅火。
就這樣,小婉每天花三小時出來擺攤,一個月下來,她賺到了3000元左右的收入。
后面她見缽仔糕已經被客戶所接受了,價格也小改了一下,改賣盒裝的,賣5元4個。這下子,她的缽仔糕不僅更受客戶青睞,還賣得更快,不到兩小時就統(tǒng)統(tǒng)賣光了。
當然,小婉能成功,自然也有她自己的一套秘訣所在。
好比果醬配方的缽仔糕,為了讓缽仔糕的味道更清香更吸引人,前期她并沒有用果醬,放的都是真實的水果,加的水是家里桶裝的飲用水。
據小婉所說,因為每種水果的酸甜度都不一樣,所以并非所有的水果都適合加入到缽仔糕的,經過她多次的試驗,她發(fā)現(xiàn),只有兩種鮮水果適合,一個是百香果,一個是檸檬。
而在她賣的眾多缽仔糕里,賣的最好的也是這兩種,大人小孩都愛吃,尤其是她隔壁攤主的孕婦姐姐。
后來小婉通過擺攤收獲了一批忠實的回頭客,也就不再局限于擺攤賣缽仔糕,冰粉、芋圓、輕食減脂餐的都在賣,甚至還做線上的訂單,當初的小生意早已經被她做出了大市場。
3
寫在最后
我們常說:“年輕就是本錢”。是的。因為年輕人可以在錯誤中成長,年輕人有試錯的資本,可以經由歲月的歷練而累積智慧,可以在浮沉變化的商海里,鍛煉自己的意志,積累經驗。
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隨意揮霍這種資本,個人覺得,趁年輕,不要進工廠,不要去當保安,不要去送快遞外賣這種純粹出賣勞動力的工作。
應該選擇那種帶有“積累”性質的工作,尤其應該考慮這樣一種工作:可以在一線城市當學徒,然后回老家縣城“復制”的工作。
比如十多年前,很多人在一線城市學著裝修房子,然后回到縣城開個裝修店或者門窗店,把城市里的新理念帶回鄉(xiāng)下,都是有市場的。
賣缽子糕、賣糖水也是同理。無論是個人成長空間,還是薪資漲幅,都沒有上限,能讓我們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有更多可能性。
免責聲明:文中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不代表本APP立場,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