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到上海灘,眾明星為何如此青睞這家港式火鍋?
來源丨火鍋餐見(ID:hgcj6666)
作者丨千然
點擊閱讀原文
這家成龍、謝霆鋒、周杰倫、SHE等港臺明星到上海常去的火鍋餐廳,一度被稱為“明星最愛的火鍋店”。
它誕生于一間老洋房內,而后,又拎著兩把“西瓜刀”,從上海一直砍到全國,所到之處,大大小小的火鍋品牌都要避其鋒芒。
今天,餐見君就帶你見識見識,被業(yè)界稱之“港式火鍋的扛把子”——輝哥火鍋。
1
一間上海老洋房里的傳奇
十幾年前,因為朋友的建議,蘇錦存從香港來到上海,考察餐飲市場。
他濃濃的“港風”腔調,很有異域風情,以至于坐個出租車,就得給司機寫紙條,如果遇到不認識繁體字的司機,那可算是要了親命。
雖然溝通不暢,但不影響蘇錦存對上海的喜愛,一直從事餐飲行業(yè)的他,面對如此多的商機,竟一時躊躇起來。
在遍訪上海餐廳后,蘇錦存決定做火鍋。“那時候,上海的火鍋市場就很好,我是香港人,做火鍋也有差異化?!?/span>
于是,2004年,在上海巨鹿路一家老洋房里,一個名叫“輝哥火鍋”的餐廳誕生了,主打高端,人均消費500元以上,而那時,服務員一個月工資也不過800塊錢。
說到品牌名“輝哥”,蘇錦存解釋,他的老板是潮汕人,潮汕話“輝哥”的發(fā)音與“火鍋”相同,所以,用潮汕話讀起來就是“火鍋火鍋”。
輝哥火鍋的食材都比較高端,來此就餐的顧客,也都是高端精英人群,主要是做商務宴請。
剛開業(yè)時,生意有些慘淡,畢竟這么高的客單價,并非人人都能消費得起。
但蘇錦存認為,只要東西好,就會有回頭客,哪怕只做高端顧客的生意,也能生存發(fā)展。
輝哥火鍋以高端牛肉、大海鮮為主,還配有拉菲這樣的高端紅酒,這在當年絕大多數(shù)火鍋店里,簡直不敢想象。
至于食材,只要當天用不完,就全部內部消化掉——做成員工餐。
然后,第二天接著采購。
慢慢地,生意開始轉好,口碑都是人傳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店消費,很多明星聽說后,也來打卡,娛樂圈傳播更快,所以,那段時間,來滬的明星大多會一嘗為快,“明星最愛的火鍋”也是那時候喊起來的。
到了2010年,輝哥火鍋北上,去了首都北京,次年,又在上海布局七八家,輝哥火鍋一下子成了滬上港式高端火鍋的代表,后來,輝哥火鍋又衍生出另一品牌“小輝哥火鍋”,主打中端,年輕群體和白領們,也是愛得不行。
2
火爆,在于“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果按照火鍋的分類,輝哥火鍋屬于高端海鮮火鍋。
為了將港式口味做得地道,蘇錦存特意從香港請來名師執(zhí)掌后廚,主打精致鮮活的海鮮和頂級牛肉,當然,其他菜品更是廣泛取材、豐富多樣,為保證極致口感,很多甚至是空運而來。
除了食材與工藝,在餐廳環(huán)境上,輝哥火鍋還讓顧客吃了頓“視覺大餐”。
輝哥火鍋以精致包廂為主,其舒適的環(huán)境,私密的空間、復古風,俘獲眾多商務人士、港臺明星和美食家的“芳心。”
輝哥火鍋的客單價雖然在500元以上,但吃到嗨處,花費上千也是常有的事,盡管如此,輝哥火鍋仍舊牢牢地抓著商務人士和明星群體,以至于“來過一次就成回頭客”,很多時候,想來吃,必須提前預定。
作為黑珍珠餐廳,輝哥火鍋的火爆,蘇錦存始終認為,源于“堅持”。
在食材上,有澳洲鮑魚、象拔蚌、東星斑、龍蝦之類的大海鮮,也有雪花牛肉、鵝肝、生蠔這樣的涮菜,其新鮮度的要求,一直堅持當天用完,不隔夜。
對于鍋底,蘇錦存找了很多供應商,反復甄選,確定后,則將湯底配方給他們,讓其加工?!澳壳扒鍦睖加?,像黃金花膠雞湯、海蝦湯都賣得比較好?!?/span>
在蘸料上,蘇錦存堅持不用被顧客要求無數(shù)遍的腐乳、芝麻醬等物,他的解釋是,好食材要吃原味,那些蘸醬的味道太厚重,掩蓋了食材本味,“海鮮蘸醬油,味道才正宗?!?/span>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用在輝哥火鍋上,很適合。
3
“火鍋趕上了好時候”
長久以來,蘇錦存都是在找食材、找加工廠的路上,他認為,好味道,是沒有止境的。
去了云南,就采購很多珍奇的菌菇;去了貴州,就研究當?shù)厮釡?;去了沿海,下飛機跑去港口碼頭;所以,輝哥火鍋的食材不僅保持始終新鮮,而且還保持時令性。
蘇錦存說,對全國的地域味道和食材都了解清楚,內心就有了判斷和決定。
當然,對于互聯(lián)網風口來臨時,蘇錦存也積極迎接,最早加入團購,最早實行掃碼點餐,因為省去紙質菜單,顧客便利的同時,一個月還省下了好幾萬塊。
中國跨越式前進,經常讓蘇錦存感慨,“火鍋趕上了好時候”。
以前,人們喜歡去美國、日本、歐洲這樣的地方旅游,回來發(fā)現(xiàn),中國并不比別人差,這種民族自豪感,大大增強了大眾在本土的消費力;人們以前去香港,覺得香港很繁華,如今回看,現(xiàn)在的北上廣深,哪個城市都特別好,人們有了見識,手頭有了錢,見到過好的,就愿意嘗試更好的。
蘇錦存說, 在大眾有錢、有見識后,他們的消費要求就會高,所以,高品質的食材和服務,一定是個大趨勢,可能對于很多餐廳來說比較困難,但只要堅持,就會有回報。
如今,蘇錦存依然全國各地跑來跑去,親自甄選各種食材,這個勁頭,頗像“神農嘗百草”。
藥食同源嘛,餐飲人同醫(yī)生一樣,總會把美好的東西留給世界。
免責聲明:文中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不代表本APP立場,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