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松江區(qū)級勞動教育導師到位!
5月6日下午,松江區(qū)第四屆“學生勞動教育宣傳周”啟動儀式在上海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五大實訓基地舉行。與上一屆相比,一批國家級、城市級勞動模范導師的加入,在賦能市區(qū)級勞動教育基地的基礎上,為中小學勞動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一批勞動教育導師有6位,包括上海勞動模范、上海工匠、松江工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獎者、全國機械工程勞動模范。后續(xù),他們將走進校園和教室,為學校勞動教育提供建議和專業(yè)支持。

據(jù)悉,目前松江區(qū)有17個市級勞動教育基地和5個區(qū)級勞動教育基地,其中包括農業(yè)、工業(yè)、服務等各行各業(yè)。上海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作為勞動教育基地之一,已經形成了田間課堂、科技學校、藝術禮堂、社交廳堂四大系列50多門課程。其中,有“蓓蕾計劃”課程,適合4-10歲的孩子,以觀察、動手、想象為關鍵詞;還有“超級少年團”課程,面向8-16歲的青少年,具有思考、實踐和探索的特點。上海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培訓基地黨支部書記許昊表示,在過去的一年里,這個勞動教育基地為松江區(qū)的許多學校提供了獨特的服務,如勞動意識啟蒙、基本勞動習慣養(yǎng)成、職業(yè)勞動體驗、社會勞動實踐、創(chuàng)造性勞動鍛煉、送學校上課等。
東華附校小昆山分校,勞動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創(chuàng)意催生了“四季勞動”系列課程。這門課不僅引導學生在勞動中感知四季的變化,而且從思想上幫助學生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學校黨支部書記和執(zhí)行校長楊柳介紹了交流和分享。學校素有花園校園之稱,植被近千種。春天,他們挖竹筍,剝竹筍,學會腌制新鮮食物。夏天,他們做毛筆,秋天摘柚子,做柚子醬。冬天,他們護送大樹過冬。校園原本是勞動教育的一個大領域。

啟動儀式上,松江附屬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們把中國老一輩農業(yè)專家陳永康潛心培養(yǎng)“老年人”大米的故事帶到了舞臺上。松教院附屬學校的學生們通過歌舞表演了《最光榮的勞動》。一些學校還當場設立了攤位,展示了煎餅、護手霜等勞動技能和勞動教育特色成果。

松江區(qū)教育局宣傳德育科科長薛紅梅表示,近年來,除了擴大勞動教育領域外,各學校都在探索勞動教育與德育融合發(fā)展的道路上摸到了方法,做出了風格,達到了勞以樹德、勞以增智、勞以強體、勞以育美、五育融合的效果,幫助學生提高技能,同時也達到了提高人格的教育目標。
文字,照片:王梅
原題:“松江首批區(qū)級勞動教育導師到位!”
閱讀原文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