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急救必備:海姆立克急救法,關鍵時可救命!
海姆立克急救法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總是毫無征兆地降臨。呼吸道異物阻塞引發(fā)的窒息,便是可能危及生命的緊急狀況之一。氣管被異物堵塞,短短幾分鐘就可能導致窒息,危及生命,而搶救的黃金時間僅有四分鐘。所以,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在關鍵時刻或許就能挽救一條生命!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專門用于搶救急性氣道異物梗阻的方法,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認最有效的搶救方法之一。
其原理并不復雜,你可以把人體的肺部想象成一個吹起來的氣球,氣道就如同氣球嘴。氣道異物梗阻就像是氣球嘴被異物卡住了,我們通過按壓氣球,利用空氣沖擊卡住的異物,從而解除梗阻。
什么時候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要是發(fā)現(xiàn)有人突然面色青紫、口唇發(fā)紺,甚至昏迷倒地,尤其是在進餐時出現(xiàn)這種狀況,就應立刻想到他很可能發(fā)生了氣道異物阻塞。
海姆立克征象的快速簡易識別:三不能 + V 型手。
三不能指的是,異物阻塞氣管后,患者不能說話、不能呼吸、不能咳嗽。
V 型手是指當患者出現(xiàn)“三不能”時,雙手會不由自主地呈現(xiàn) V 型緊緊抓住自己的喉嚨。
加拿大院前急救手冊版
①有反應的成人或 1 歲及以上的兒童:
進行 5 次拍背,5 次腹部沖擊,5 次胸部沖擊。
②有反應的肥胖成人或孕婦:
進行 5 次拍背 + 5 次胸部沖擊,反復操作,直到患者開始呼吸或咳嗽,或變成無反應狀態(tài)。
③有反應的兒童(矮小者):
先進行 5 次拍背,然后進行 5 次胸部沖擊或 5 次腹部沖擊,如此重復。
④自己一人,如何自救?
靠在安全的椅子上進行腹部沖擊。
⑤1 歲以下嬰兒:
進行 5 次拍背 + 5 次胸部按壓,反復進行,直到嬰兒開始咳嗽、哭泣、呼吸,或變?yōu)闊o反應狀態(tài)。
一旦嬰兒變?yōu)闊o反應狀態(tài)(注意,無需再判斷有無呼吸),派人撥打 120,如果沒有其他人在場,首先應將嬰兒置于堅硬平面上開始心肺復蘇,先進行 30 次胸外按壓,結束后打開氣道,如果看到異物則進行移除,如果看不到,不要伸手指進嬰兒咽喉,這個操作可能會使異物掉得更深。然后進行 2 次人工呼吸,重復進行 CPR 操作,到 2 分鐘時如果還沒有打急救電話,則開始呼叫 120,繼續(xù) CPR,直到嬰兒恢復或急救人員到達。
美國紅十字會版
①有反應的成人:
進行 5 次拍背 + 5 次腹部沖擊,循環(huán)操作,直至異物排出、患者能強有力咳嗽或呼吸、或變得無反應。
②有反應的兒童:
進行 5 次拍背 + 5 次腹部沖擊,循環(huán)操作,直至異物排出、患者能強有力咳嗽或呼吸、或變得無反應。
③有反應的嬰兒
進行 5 次拍背 + 5 次胸部按壓,循環(huán)操作,直至異物排出、嬰兒能強有力咳嗽、哭聲正常、或變得無反應。
以下錯誤千萬不能犯
? 不要用手指盲目掏挖患者口腔,這可能將異物推得更深。
? 不要拍打背部(僅適用于嬰兒,成人拍背可能加重堵塞)。
? 不要給患者喂水或食物。
? 即使異物排出,仍需送醫(yī)檢查是否有殘留損傷。
緊急情況處理流程
1
立即施救,同時讓旁人撥打急救電話(120)。
2
若患者失去意識,開始心肺復蘇(CPR)。
3
即使成功排出異物,仍需就醫(yī)排查內臟損傷或殘留異物。
異物卡喉重在預防
一般預防
1、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
2、醉酒時盡量避免吃帶骨頭的肉類;
3、口中還有食物時,最好避免情緒激動、大笑、講話、行走等;
4、老人和孩子不吃或少吃像湯圓、糯米糕等黏性比較大的食物,以及芹菜、魷魚絲等纖維過長過多的食物,此外,吃刺多的魚、大肉塊、果凍、圓而硬的堅果等食物時也需要特別注意。
嬰幼兒預防
1、平時要叮囑寶寶不能隨便將東西放入口內;
2、給孩子的食物盡量切小、切碎;
3、經常叮囑寶寶要養(yǎng)成充分咀嚼再吞食的習慣;
4、不要讓孩子拿到球、錢幣等這些容易吞咽的小東西;
5、給孩子玩具前,盡量先檢查零部件是否有松散易脫落的情況;
6、進食時應避免嬉笑、講話、打鬧或行走、跑步等。
多掌握一點急救知識,就不至于在關鍵時候讓我們束手無策!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