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三巨頭入門新品大比拼:AMD欠佳,Intel能否崛起?
今年的PC市場異常熱鬧,尤其是顯卡領域。除了眾多中高端顯卡外,英偉達、AMD和英特爾時隔數(shù)年再次推出桌面端入門級顯卡,為這個常被主流輿論忽視的市場帶來了熱度。
盡管很多游戲玩家瞧不上入門級顯卡,但從銷量看,該級別顯卡一直有穩(wěn)定的購買群體,如企業(yè)采購者、網(wǎng)游玩家和創(chuàng)作者等。而且,隨著顯卡整體性能提升,入門級顯卡性能也有了很大改善,不再是連小游戲都運行吃力的產(chǎn)品。
鑒于并非所有玩家都有足夠預算購買RTX 5060這類甜點級顯卡,雷科技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入門級顯卡是否值得購買?各家產(chǎn)品的性能及實際表現(xiàn)有何差異?
三巨頭齊發(fā)力,2000元以下誰稱王?
首先簡單了解一下各家的真正入門級顯卡。英偉達的RTX 5050,距離該型號上次在桌面端發(fā)布(RTX 3050)已過去3年多。
這三年里,英偉達圍繞RTX 3050推出了多個版本,如RTX 3050 4GB(Ampere,GA107)、RTX 3050 8GB(Ampere,GA106)等,甚至還有據(jù)稱將使用新一代AD106核心的RTX 3050 A。不知道RTX 5050會不會也衍生出一個新的家族系列。
RTX 5050:盡顯老黃精準刀法
再看RTX 5050,作為50系目前最低端型號,它采用了臺積電4N工藝+Blackwell架構(gòu),CUDA核心數(shù)達2560個,擁有8GB的DDR6顯存,128 - bit帶寬,速率約為320GB/s,基礎主頻為2.31GHz,加速主頻可達2.57GHz,還搭載了第四代RT核心,光追性能明顯提升,同時支持DLSS4。
此外,RTX 5050搭載了第五代Tensor核心,AI算力高達421 TOPS,配備第九代NVENC(硬件編碼)和第六代NVDEC(硬件解碼),輸出接口包括HDMI 2.1b和DisplayPort 2.1b,可支持最高8K分辨率畫面輸出,額定TDP為130W。
從硬件參數(shù)看,RTX 5050有亮點,如AI算力達421 TOPS,與RTX 4070相近,但8GB顯存限制了其在AI領域的發(fā)揮。另外,硬件編解碼器是50系最新型號,在渲染剪輯加速方面性能優(yōu)于40系顯卡。
熟悉前代RTX 3050參數(shù)的人可能會發(fā)現(xiàn),RTX 5050的CUDA數(shù)量和顯存規(guī)格與RTX 3050一樣。這就是英偉達的精準刀法,新一代核心帶來的性能增長恰到好處,再增加CUDA核心就會“性能溢出”。
RX 7400:性能欠佳,游戲黨可無視
接著看其主要競爭對手——RX 7400,這款顯卡基于RDNA 3架構(gòu)打造,即老的RX 7000系,CU單元數(shù)僅28個(1792個),顯存為8GB GDDR6,128 - bit帶寬,速率為173 GB/s。
從硬件規(guī)格不難看出,RX 7400性能一般,基本就是一款廉價網(wǎng)游顯卡,有游戲需求的話建議直接忽略。其亮點是價格低廉,單卡成本預計在200美元以內(nèi),還支持HDMI 2.1等接口,能提供不錯的影音娛樂支持。
另外,RX 7400單卡功率僅55W,無需外接PCIe電源,低功率帶來低散熱壓力,非常適合迷你PC,能為用戶提供一定GPU性能,輔助渲染、剪輯等工作。
不過,這款顯卡的優(yōu)勢也就這些了?;蛟S是覺得它在消費者市場表現(xiàn)不佳,RX 7400發(fā)布至今只在OEM市場搭配整機出售。
B380:若低于200美元,性價比出眾
最后是英特爾的B380,從目前公布信息看,大概率有16個Xe核心,搭配8GB顯存,售價在200美元以內(nèi)。雖然曝光信息不多,但結(jié)合B570(18個Xe核心)和B580(20個Xe核心)的性能表現(xiàn),值得期待。
以B580為例,其性能比RTX 4060高17%,支持新一代XeSS多幀生成,在支持的游戲里,實際幀數(shù)比RTX 4060提高20%以上,能在1080P分辨率下滿足多數(shù)游戲運行需求。
以此推算,若B380售價在200美元(約人民幣1436元)以內(nèi),性價比會很突出。畢竟現(xiàn)在閑魚二手RTX 3060價格還穩(wěn)定在1300元左右,一邊是全新卡,一邊是用了三四年且性能不如前者的顯卡,選擇很明顯。
總體來看,RTX 5050、RX 7400和B380有明顯差距,RTX 5050售價比后兩者貴50美元以上(25%),對于考慮入門級顯卡的普通用戶來說,這個差價影響較大。
那么,對于預算有限的朋友,這些顯卡真的是最佳選擇嗎?
游戲玩家慎選入門級,入門級難擔游戲重任
盡管三大顯卡廠商難得更新入門級顯卡,但市場反應平淡。小雷認為,最后可能只有RTX 5050銷量不錯,B380次之,RX 7400大概率在消費級市場無人問津。
接下來主要分析RTX 5050和B380。RTX 5050目前售價約2000元,比官方定價貴三四百塊,性價比降低。
不過,作為顯卡市場的領軍產(chǎn)品,RTX 5050憑借英偉達的DLSS 4和新一代AI核心,在入門級市場有優(yōu)勢,比它便宜的AI性能不如它,比它貴的就另當別論了。
至少在2000元價位段,若想找各方面表現(xiàn)均衡的顯卡,RTX 5050值得考慮,但前提是沒有多500元預算買RTX 5060。而且,RTX 5050后續(xù)價格應該較穩(wěn)定,作為過渡顯卡,二手出售也不會虧太多。
至于B380,英特爾顯卡的主要問題是知名度不高。客觀來說,英特爾的B系列顯卡性價比高,無論是游戲還是創(chuàng)作,體驗都不錯,顯存也給得大方,用于“煉丹”(跑AI繪圖)也合適。
如果預算不足1500元,B380可能是唯一選擇;若接受二手顯卡,RTX 3070和3070Ti也是不錯之選。此外,英特爾顯卡基本無溢價,能按官方定價購買,相比其他“溢價”顯卡更具性價比。
說實話,現(xiàn)階段很難找到“性價比極高”的顯卡。英特爾和AMD重心都放在AI專業(yè)卡上,消費級顯卡競爭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型號。今年也就RX 9070XT還算驚喜。
多數(shù)用戶沒必要糾結(jié)“買新不買舊”,DLSS 4也不是萬能的,小雷親測,DLSS倍數(shù)調(diào)太高,延遲問題明顯,單機游戲體驗也不佳。
所以,小雷建議游戲玩家優(yōu)先考慮二手顯卡,如AMD的RX 7000系列,光追性能一般,但光柵性能出色,大顯存對4K游戲玩家更友好。
至于這幾款入門級顯卡,游戲玩家不太建議選擇,它們更適合影音娛樂用戶和創(chuàng)作者,作為硬件加速器還算合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雷科技”,36氪經(jīng)授權(quán)發(fā)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